耳边不断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还有那数十个挖掘机在不断工作的身影,一块块的巨石从场口挖了出来,被散乱的堆在一边。我有些好奇像这种大规模的开采,玉石会不会夹杂其间被当作废石倒掉呢?
“人哪有这么傻啊,玉石埋藏在某个地层里是有规律的,不含玉层,尽管的放心挖掘倾倒,挖到玉层,就找人地毯式搜寻。同时还有专人守在挖掘机旁边,逐铲检查。我们都是凭眼力找,或者用钢锤不停地敲打石头,凭声音与手感,就能判断出是废砾石还是宝石。”舒大爹说道。
“这家伙,几千万的东西就在那堆石头里吗?我也想去试试。”王枪毙一脸羡慕的说道。
“那要是这样挖下去,这里的山地面貌会不会就被强行的改变了。”叶斯新突然的问。
“那是一定的,如果你们在这里住上几天,就算是再熟悉的路,也可能会走丢。这里挖矿的速度快得难以想像。有此地方两天不去,准找不到路了。矿区使用的挖掘机接近1700辆,甚至超过中国三峡工程使用挖掘机的数量,而且这些挖掘机在旱季的时候24小时都作业的。”舒大爹说罢,指着前面一座小山又对我们说:
“这还不算,矿区还有打炮眼专用的机器,一台售价18万美元,这种机器在五分钟内能打3个6米深的炮眼。这就意味着,一座山差不多每天要下降6米。山峦已经被避开,河流也已改道,场口敞开的工作面达数万平方米,开挖的垂直深度已达七八十米。”
在舒大爹说话的同时,一阵隆隆的爆破声响起,十几台巨型挖掘机和20多台重型翻斗车同时展开作业,不断的把废土砾石运出场口,场面十分的壮观。
多少年来,缅甸北部雾露河流域盛产翡翠的那些崇山峻岭,由于被传说、遥远、财富、蛮荒、凶险等层层包裹,一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上缅甸政府禁止外国人进入该地区,所以,该地区愈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慢慢的行驶中,舒大爹又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翡翠这个名称起源于翡翠鸟,雄的羽毛红艳,叫翡鸟;雌鸟羽毛鲜绿,叫翠鸟。翡翠的颜色极像这两种鸟的羽毛,因此得名。
从地下开采的这些石料,都有一层玉璞,也就是行家所说的‘皮子’,无法分辨石内是什么情况。买石料者只能买到手再切开,如果‘石内有玉’,则一夜暴富,若石内无玉,则赔光本钱。那最出名的‘和氏壁’的故事,就是此中的典型说明。
此外,民国年间,有个玉商段盛才从玉石场买回一块300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许多行家看后都直摇头,没有人出价。他泄了气,便把这块石料随意丢在院子门口,供来客在那儿栓马。时间长了,石料被马蹄蹬踏掉一块,显出晶莹的微小绿点,引起段盛才的注意,拿去磨开来,竟是水色出众的上等翠玉,做成手镯,仔细看去,就像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中,那绿色的水草随着水波在轻轻漂动。当时每副手镯要价数千银元,于是‘段家玉’名扬中外。
像这样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舒大爹也是讲得不亦乐乎,似乎他和这玉石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肚子里有着许多想要说出来的话。我们一边听着,一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