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笑笑,“弘晖眼看四岁了,是得开蒙了,先把柴玉调给他,等明年爷再给他挑两个侍读,让他搬到三进院去。”
福晋脸色微变,缓缓垂首道,“是。”
傍晚,送走四阿哥,福晋叹了口气坐在塌子上。
诗瑶端了碗玉米甜酪来,福晋接过,用勺子舀了舀,又递了回去,“去把诗玥叫来吧,我想喝她做的红枣牛乳茶了。”
诗瑶一愣,强忍住满心妒意,缓慢垂首道,“是。”
傍晚紫禁城
一辆挡着黑帘的马车驶进神武门,驾车的人递上内务府的通行令牌。
看守的侍卫检查一番后,盯着马车看了片刻,“这车里是什么人啊?”
“是调派回来的太监,”驾车的人垂首道。
“太监?”侍卫蹙起眉头,“太监要做马车?掀开帘子我看看!”
“哎,”车夫拦住侍卫的手,“我们都交了令牌了,您何必再费心检查呢。”
“什么话?”侍卫瞪了车夫一眼,“检查来往车马是我的责任,用你来教训我费不费心?给我躲开!”侍卫一把推开车夫,猛地掀开帘子,却立时愣在原地。
一块儿金底儿赤龙的令牌被一位面目冷峻的男子拿在手中,侍卫身上一寒,慌忙跪下道,“奴才不知是毓庆宫的马车,请大人见谅!”
帘子被放下,车夫看了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的侍卫一眼,牵着马走了。
马车上,手持令牌的男子拍拍缩在角落的太监道,“你别怕,见了主子如实说就可以,不过千万别耍你当初那些小心思,知道吗?”
太监哆哆嗦嗦地点点头,用力地搂了搂怀中的包裹,一只木质的水瓢把儿露了出来。
第120章后宫要变天了
康熙三十九年
六月末御门听政
康熙爷高坐在龙椅上,时不时地揉着眉心。
诸大臣在禀奏他事后,又就东岳庙一事开始唇枪舌战。
宗人府左宗正苏努在与纳兰明珠对视一眼后,站出队列道,“启禀圣上,臣以为,兴修东岳庙事关民心走向,大阿哥刚助修永定河,在民间声望颇高,主持此事再合适不过。”
任工部侍郎的索额图族弟法保上前一步道,“启禀圣上,兴修东岳庙势必要触及广善库,关乎八旗民丁生计大事,臣请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主持,以安八旗民心。”
康熙爷扫了两人一眼,偏头道,“这一事,佟老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