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果然是小器之人,没几日就想到了对付李仲兰的办法,不过对方毕竟是他渴望不可求的兰花,投毒、暗杀之类激烈的方法不可使用,当攻心为上。
这日在早朝上,皇帝忽然关心起先皇子嗣的终生大事,他和颜悦色道:“武功郡王,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娶妻了,朕今日就为你择一门良缘,你看如何?”
对于娶妻之事,赵庭阶其实并不反感,他认为娶妻只是一个必经的形式而已,若非这些年一直在外征战,加上父皇薨逝,他或许早就娶了正房。
他也不指望政治联姻,毕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举国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纵观当今朝廷,算得上位高权重的大臣唯有宰相赵普,可赵普无女,且是个趋炎附势的老滑头,真要联姻反而会使自己受制于人。
赵庭阶只希望亲家别太对皇帝忠心耿耿,那样相当于给自己府里安插了个赵光义的眼线,每天都要提防,当真累得紧。
当然最令他头疼的肯定是兰儿,兰儿要是知道他娶妻,定会醋海翻腾,免不了又要跟他大吵大闹,他到底该拿这个小狐狸怎么办才好?
“郡王,朕的话你听见了吗?”赵光义见赵庭阶不回话,既愉悦又生气,刻意加重音量。
“微臣谢陛下隆恩!”赵庭阶心口不一地回复道。
赵光义眼珠一转,唤道:“祁国公!”
祁国公兼太子太傅王溥立刻站出来,喜滋滋地应道:“微臣在!”
“听闻你有一女,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知书识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今尚未出阁,可有意与武功郡王结为亲家?”皇帝“好心”地说。
王溥一听,喜不自胜,赶紧谢恩:“微臣悉听陛下旨意!”
这祁国公的女儿叫王蕴仪,年已十八,仗着自己父亲是四朝重臣,眼高于顶,非太子不嫁,前几年她就相中了赵庭阶,想让父亲去提亲,可当时赵庭阶不在京城,回京后又发生了帝位更迭的变故,根本无暇去想婚嫁之事。
不过当赵光义登基后,王蕴仪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她觉得皇帝比赵庭阶不过大十岁左右,看样子昭殿下是当不成皇帝了,那就只剩两条出路,一是嫁入皇宫,二是嫁给皇帝的儿子。
王溥忍不住要泼女儿冷水,按王蕴仪的年纪,已过了宫廷选秀的标准,除非皇帝垂青,否则永无临幸之日,再则嫁赵光义之子也不现实,毕竟皇帝长子年方十二,根本未到婚配年纪。
这一来二去细细挑拣,还是只有赵庭阶最合适,王溥深怕女儿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早就盘算向武功郡王求亲,如今见皇帝主动促成婚事,自然是乐得顺水推舟。
赵庭阶知道王溥唯赵光义马首是瞻,也是个碍眼的角色,但好在王溥为人迂腐,想必不会主动跟赵光义沆瀣一气,所以好对付些。
于是二人均接受了这桩婚姻,赵光义大发慈悲,没有在李仲兰受伤期间批准婚嫁仪式,而是将婚期定在了来年春节之后,让两家人选个良辰吉日进行嫁娶。
然而聘礼是早早就下了,既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