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人马到达襄阳城外后,便请刘琮相见。刘琮一个小孩子,听说外面来了好几万人马,吓得躲在蔡夫人怀里不敢出来,哪还能去城楼见刘备?蔡瑁倒是跑了上去,躲在城垛后面看着刘备,只是不吭声。我想上去,他们不让,我也只能在城门后叹气了。刘备等了半天,襄阳城里没人理他,他无奈极了。这个时候,诸葛亮、孙乾、简雍,包括张飞等人纷纷进言,只要刘备下令,他们马上就可以攻打襄阳城。刘备考虑了很长时间,再抬头看看如临大敌的襄阳守军,最终叹气,回头就走。众人知道他还是不同意攻打襄阳城,也没办法,只好跟着他走了。
其实,刘备不攻打襄阳城是明智之举。他的人马本来就不多,加上这些跟他跑路的樊城百姓也不过数万人,其中能打仗的没有几个。襄阳城的守军也有近三万人,依靠城墙守卫,占有天时地利之便,他要想拿下,也困难。退一步说,就算刘备攻下襄阳,人马的损失也很重,而曹操大军马上就要过来了,他能准备的时间很少,而刘琮现在是名义上的荆州之主了,他刘备怎么说都是客占主位,这种情况下,荆州各地兵马短时间里能不能听他的话赶来守卫襄阳也是一个问题。刘琦可能听他的话,起江夏之兵前来,但能不能赶在曹军之前,就难说了。算来算去,他占领襄阳的后果都没有什么好日子过。这种情况下,离开此处,前往江陵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所以,羽哥哥告诉我,刘备此人最大的本事就在这里,他的自知之明太强了,还能收服人心,这也的确是乱世争强的好手段之一。
曹军马上就到,荆州主弱,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出于这种想法,襄阳城外很多人都悲哀地看到自己要倒霉了,曹军杀来,性命难保。因此,看见刘备的人马经过南撤,他们就像看到了希望,纷纷跟随,一时间,襄阳城外的百姓跟从刘备者甚众。反正据羽哥哥给我的资料,刘备南逃得一路上,就收容了十多万百姓,大队伍一日走十几里路,浩浩荡荡慢慢腾腾地向江陵方向而去。
正卷 明争暗斗篇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兵进新野(3)
曹操率军在新野停留了五天,除了安排后续军队的跟进外,还重新安排了许都、汝南的防御,曹洪、夏侯渊成了留守大将,这个后方基地可不能出事。同时,他又发了一道手谕,让邺城的徐庶赶去寿春,命高顺率军两万驻扎寿春,成廉也归在高顺处,与马超、庞统形成呼应之势。专门针对江东调用了三大谋士,三员超级上将,总兵马也达到了近七万,可谓是防范的严密。
等后续大军到达新野后,曹操才启程向襄阳赶来,大军从空空荡荡的樊城经过,曹操很是郁闷了一下,居然又没有抓住刘备。唉声叹气中,来到了襄阳。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敢进城逛亲戚了,而是带了三万大军前来,其中两万都是骑兵。两大侍卫头领典韦和许褚也扔下自己的步兵大队,紧紧跟在曹操身后,做足了防范措施。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
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时任荆州司马的刘先率先打开了城门,将曹军迎进了大门。曹操非常高兴,挽着受宠若惊的刘先往城里走,边走边夸奖刘先的忠心,还和他提起了刘先在邺城的姐姐一家,特别是他的外甥,有少年才子美誉的周不疑。17岁的周不疑的确是少年奇才,经书诗赋无不精通,笔下文章华丽优美不说,腹内才学也是信手拈来,曹操那个有才子之名的三子曹植对他也是赞不绝口,引为好友。曹操对周不疑一直很看重,这样的人才他是绝不会放过的。爱屋及乌,刘先又如此识时务,所以,曹操对他显得格外亲厚,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