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心中大定,招呼大家赶紧去准备随后的战斗和撤退。
先命令军情部的斥候分布在梁中书的留守司附近,等有兵马调动的消息马上传递给卢俊义。而卢俊义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卢府上下收拾东西,当然收拾的人全是要上梁山,那些要待在大名府做白道生意的已经被打发去做各种事情,尽量使得越少人知道这种危机越好。
从卢府出来一辆又一辆大车,为了避免惹人怀疑,每辆大车都用一定的伪装。或者上面放着过冬的棉衣棉被,下方放着盔甲;上面放着风干腊肉,下面放着火药;上面放着柴草木炭,下面放着刀枪弓弩;上面放着垃圾粪土,下面放着金银财宝;上面放着粮食,下面放的还是粮食。
卢家在大名府辛苦经营了五代,但前两代只是打基础,没有存下多少钱,随后两代在管理上有些漏洞,虽然开始大赚钱了,却因内部腐败被贪污走了很多,一百年的卢家,金银铜钱的流动资金折合成铜钱只有两千万贯,其中有五百万贯还是剿灭卢有德一党的时候吵架抄到的,卢俊义将卢家方便运输的金子都拿走了,还有部分白银,折合有十万两金子和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都在卢俊信的指使下运往山东东平府、郓城县,方便卢俊义就地拿取。卢家对卢俊义这次是异口同声的鼎力支持,一方面卢俊义已经给大家展示了他的战略计划,让大家觉得很有可行性,另外他杀了一个契丹王子救了一个汉人小姑娘,给在对外贸易中饱受契丹人欺侮的卢家出了一口恶气。经历百年假和平,摩擦越来越大的宋辽两国,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黄河流域的百姓对燕云十六州始终在辽人控制下,深感屈辱和不安,谁知道哪天就爆发战争,辽人就从北向南,长驱直入。
卢家的不动资产,包括那些店铺、土地、宅院和存货,约折合四千万贯,流动资金只有两千万贯;存粮约有二百万担。卢家毅然拿出一千五百万贯资财和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支持卢俊义的造反活动,而且还会陆续送些金银和粮食支援梁山,只是这些事情要做的非常隐秘才行,否则被梁中书或朝廷发觉,抄家灭族就大事不妙。卢俊义虽然雷厉风行除掉了卢有德,整顿了家族生意,但生意毕竟是大家的,他卢俊义不可能违背民意将所有的钱财都拿走去造反,不给别人活路。如今看大家都支持,他就欣然了。但同时他嘱咐卢俊信开始顺着以前卢有德的地道开始继续挖下去,挖出大名府,将有些财产也要放在地道里,准备那天被朝廷发觉他卢俊信并非是栽赃诬陷排挤卢俊义而是支持这个反贼,就顺利逃跑。
卢俊义这次快速从大名府撤往梁山,行色匆匆,慌里慌张,只带了十车的粮食、五大车的金银、五大车的盔甲和五大车的兵器火药,其他的都会由卢俊信陆续送往东平府,然后再运到梁山。
而卢俊义之所以刚才召开会议也就是为了统一思想,让大家不要上了梁山后觉得梁山不如其他地方发展上出了问题就埋怨当初的选择错误。其实他穿越过来,就非要上梁山,梁山作为一个根据地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卢俊义并不单单将目光锁定在水泊梁山那块水域,他的着眼点在山东。山东这个好地方送给宋江那种人是发展不起来的,最后只能乖乖去求着招安,给了卢俊义这个现代人,则大有用武之地。
大名府这个地方甚是奇异,奇异的是它的地理位置,横在黄河北岸,另外还有永济渠从旁交叉而过,结果大名府就成了军机重镇,变成了北宋朝廷的北大门。那些交叉的河流顿成了北方蛮族铁骑难以逾越的天险。但是世事无绝对,某些冬天天气太过严寒,那些河流都冻得厚厚的,载着许多人的大马车都可以从河上过去,何况那些骑兵。只是这近百年宋辽结盟,几无大战,宋朝廷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于是十几年以后,当女真铁骑肆虐而过,这些河流上他们如履平地,大名府孤城一座不成威胁。
这几日,天寒地冻,彤云密布,朔风大起,纷纷扬扬,又下了一场大雪。黄河上的冰也结了很厚,卢俊义的几十辆大车便不从查巡森严、车马拥挤的黄河大桥过,便直接从那冰面上滚了过去。
卢俊义带着二千名孤卫和二百五十名近卫为车队和其他人断后。二千名寒卫则作为车队和其他人的护卫,这些士兵当然一开始都是身着便服。其他人是什么人,是工匠、愿意去梁山的佃户和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