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这座刚刚建成十年的浚州大桥,在一片火焰中化为了灰烬,冒着烟气的残桩焦木连同无数的死人死马,顺水漂浮在河面上。经过自己人的焚烧与金兵的屠杀,黄河北岸的宋军梁方平兵团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黄河南岸的何灌兵团一看到北岸的宋军已经完蛋了,也连夜收集败兵向汴京方向撤退。此时,东京汴梁以北,西起河阳(河南孟县)东至大名府的数百里黄河天堑上,白茫茫一片大地,再没有一个宋朝守兵了。冰冷混浊的黄河水面上,只剩下烧得黑乎乎的那些大桥铁索,孤零零地在凄凄的夜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嘲弄着宋朝一群废物的无能,北宋至为重要的黄河防线就这样可耻地被赵宋禁军拱手让给金兵。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早晨,金军可没有停止追击的脚步,准备渡过黄河,继续享受不战而胜的快乐。但是,浚州的黄河大桥已经烧毁了,只能用船来过河了。由于以前有大桥,浚州逐渐失去了渡口的作用,城内艄公与民船日渐减少。金兵在浚州城内以及附近地区,刮地三尺也只搜集到能够承载六七人的渔船十余条和几艘稍大一些的民船。这支船队运力非常有限,一次只能航渡百余人马。而对于五六万急于渡河追击的金兵而言,他们所能凭借的工具只有这些。但是即使条件这样艰苦,完颜宗望也不在乎。以前的战例表明,宋朝的军队就是一堆豆腐渣,只要金兵过了河,把宋朝的首都打下来不是问题,所以宗望下令:过河!
为了在黄河南岸站稳脚跟,金军将百余名精锐骑兵编为首批航渡的敢死队,抢滩登陆。当金军敢死队乘船驶抵黄河南岸时,预想中的激烈抵抗根本就没有发生,敢死队变成了打扫垃圾的,宋朝的溃兵丢弃的辎重粮草很多,甚至还有整套的乐器,原来是准备庆功的时候用的。这些金国的骑兵们,突然发现南岸居然没有一个活着的宋朝士兵。完颜宗望在得到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后,不禁嘲笑宋人道:“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辈岂能渡哉?”
历史上的大江大河流域登陆作战,自古以来,都要准备很长时间才可以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强渡第聂伯河的登陆战、盟军的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都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并且有了充足的运输工具,进行了很严密的战术欺骗才成功的。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强渡长江,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有利因素具备的情况下,准备了几个月才成功的。金军过黄河登陆作战,完全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设备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军队行进途中居然可以轻松登陆成功,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但是唯一确定的,就是这次宋军的失败,是输在丧失斗志上。由于黄河南岸的宋军被金兵吓得如惊弓之鸟,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使原本渡河条件并不充分的金兵,突破了宋朝先前重兵驻防的黄河防线,攻陷了河南重镇滑州,并推进到离汴京不远的地方。
金军在黄河南岸从容地开辟了登陆场,砍掉很多树做成了浮排,航渡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金兵可不给宋朝喘气的时间,不分昼夜抢渡黄河,船队在河面上日夜不息,往来穿梭,一批又一批的骑兵被陆续运抵南岸。连续五天,金军数万骑兵全部渡过黄河。宗望率金骑不等步兵集结随即南下,大量金兵随渡随行。金军打乱建制,无复行伍,尾随宋朝溃军之后猛冲猛打,一路向东京汴梁挺进。
北宋时期,当时的黄河与后世的黄河有很大的不同。黄河在历史上有几百次的改道,最著名的有六次,其中宋朝的时候发生了第三次重大的改道,并且还分为东流和北流,北流注入了渤海湾,东流与淮河合流入黄海。当时的黄河在开封以北二百多里,若是站在靖康元年开封府的北郊,但凭目力所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黄河的。在当时黄河的堤防建设还很薄弱的时候,这一百多公里的阻隔,使开封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威胁,从而初步具备了一个国家首都的条件。如果不考虑军事防卫的因素,从政治、经济、交通方面去考量的话,处于“天下之中”河南腹地、四通八达的开封作为十一世纪中原王朝的首都,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卢俊义早在宣和五年出兵攻打平州伏击完颜宗望时,就派王寅、杜壆两支军从棣州无棣县和德州德平县越过1099年就断流的黄河故道,北上攻打宋境内黄河(从1099年改道北流)以南和黄河以东的地区。王寅军攻占永静军治所东光及治下阜城县,然后再南下攻打蓟州内黄河以东的武邑、枣强等县,继而又攻下了恩州治所临清及历亭、古城诸县,随后跟扈成带领的五万警卫军一起攻占了北京大名府以及大名府治下馆陶、冠氏诸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