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的是,你在这儿陪哀家一块儿等罢。”太后点点头,似乎很乐意听到这样的回答,她攀住宁砚泠的手,强拉她坐下。
旁边早就机灵透了的小宫女搬来一张镂花圆凳,宁砚泠哪里敢坐,不过是稍微贴着点儿凳子边儿罢了,可比站着还累。
好在太后做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站起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的,一会儿嫌这里积灰了,一会儿又说果盘里的葡萄颜色不翠绿,看着不新鲜了。可怜房里伺候的小宫女,这个拿着绢布爬上爬下,去擦那其实并不存在的灰。那个又跑去小厨房换些颜色鲜亮的水果来。
这么忙活到未初一刻,有使者来报,说是广林王已经进了城,太后听了登时大喜过望。不多时,到了申初二刻,使者又来报,说是广林王已经进了宫门。李太后喜盈于色,恨不能到宫门口亲迎。
好在李公公已经回来了,太后便命他再使人细细地打扫萱室殿的宫门口与殿内道路长廊并回廊,不得有一处沾灰。
李公公听了笑笑,道:“老奴早使人打扫过了,洒了水,这会儿怕是已经干透了,殿下的靴子底都沾不上一粒灰尘的。还有那两旁的树啊花啊的,但凡有一点儿枯的,老奴都叫他们揪掉了,殿下眼里看到的,只会是最好的。”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太后的心坎里,太后喜笑颜开,道:“还是你办事得力,那些个小的,要有你的一半,哀家也没这般操心了。”
“娘娘心疼殿下,老奴自然要替娘娘做到十分。殿下一进了这里,那才知道娘娘是怎么心疼他呢!”李公公尽挑太后喜欢的话说,太后一壁听,一壁不住地点头。
这时,外边儿快步进来一个眼生的小太监,进了这屋忙跪下道:“小奴叩见太后娘娘,广林王殿下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桦儿回来了?桦儿回来了!”李太后似是喃喃自语,身子颤了颤,都快站不住了。陈嬷嬷、唐嬷嬷忙一左一右上去搀扶着要坐,李太后甩开她俩的手,道:“快,快传桦儿进来!别叫他在外头候着!”
那小太监站起来就往外跑,此时也无人说他放肆了,连一贯看重这些的李公公也立在一旁默不做声。陈嬷嬷看了眼旁边的几个小宫女,她们忙去准备帕子、大铜盆里倒上水,还有拂尘、漱盂一样都不少。
宁砚泠在一旁冷眼看着,此时心下倒是有几分疑惑,不知这些物品有何作用。
正当她尚在思虑之时,外面进来了一个少年。太后只瞧了一眼,几乎站不住,陈、唐二位嬷嬷忙上去搀扶住了。
那少年一进来就跪下了,口里连道:“儿臣给母后请安,谨贺母后平安喜乐。”
李太后急着向前,一个趔趄,几乎要倒过去了,她弯下身子,握住那少年的双臂,扶了他起来。
只见那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挺拔颀长,生得是极清秀俊逸,比固原王更好看几分,样貌并不在楚皇之下。
这便是广林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