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是具备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可能,这个只有量子计算机才具备。
想要稳定性,就必须要所有环节都精确,只有所有环节可控,才能够保证稳定性。
但是想要创造和创新,就必须要具备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中级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结合就能够很好的平衡这两者,达到理想状态。
网络小说平台上面具有上百万本书籍,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是小说,也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前世的那种风格,很多书籍都是具备出版价值的。
拿到网络小说平台管理权后,极大的丰富了天问书社的版权数量,天问书社从中选择具备出版价值的书籍进行出版发行就理所当然了。
而且还不是只在国内发行,利用翻译专家,他们可以轻松的将书籍翻译成各国的语言,同时又具备全球发行渠道,没道理只在自己的池塘折腾。
不过具体效果如何,目前赵一还不清楚,每月的报表不会特别的详细,而且也仅仅只是开始,想要看到应有的效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看得出来的。
赵一出来之后,也没有继续逛下去的心情,直接就坐上一直跟在不远处的车上,前往自己的住处而去。
回到家之后,赵一就需要将这次的谈话内容做些安排工作,以便配合国家规划,让项目能够尽快的开展起来。
首先让人力资源公司寻找懂水利枢纽运作的负责人,为将来成立的水利枢纽运营管理公司做好准备。
目前自己和老人已经达成了“浙赣粤”大运河的口头投资,事情也就基本上定下来了,而且老人对于“湘赣”运河和“闽赣”运河的开凿也没有异议,今后大概率也会由他来投资。
至于其他国家级别的大型枢纽工程,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目前还没有眉目,虽然这些项目投资也很大,但是效益也是非常的明显。
将来大概率不会由他全部投资,但是应该会部分投资,占据部分股份,管理运营还轮不到他来插手,但是仅仅只是这样,他也是愿意的。
这种关键水利枢纽,国家在乎的不仅仅只是经济价值,还有其他战略价值,而赵一比较关注的就是经济价值,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回到“浙赣粤”大运河上面来,想要运作起来,他这边必须先建立起来一只管理团队,全权负责这件事情,不然自己就要不得闲了。
除此之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确定施工方案后,才会进入到实施阶段。
到这里,估计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而且江西省政府支持这条运河的开凿,但是也需要另外两个省积极的配合协调,这也是需要花费功夫的。
广东这边还好些,经济状况还不错,但是浙江这边,除了杭州经济还不错之外,其他地方的经济还算不得有多好,相比起广州要穷的多。
但是这条运河的开凿,这两个省大概率是不会反对的,因为并不需要他们出钱来修建,只需要在土地和手续上面提供便利。
而且从前世的经验来看,这两个省的人还是具备开拓精神的,对于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而且项目是定位为国家级水利工程项目,当地政府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安排人力资源公司帮忙寻找人才之后,赵一就不再关注这个项目,将来的运作团队,就有新的负责人负责就行了。
虽然总投资看起来也很庞大,但是持续的时间至少要7年,那么分散开来的话,每年的投资规模就非常的有限了,至少在赵一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不过未来这家公司不太可能会是全部有自己控股,因为开凿和拓宽河道,需要占用国家土地,国家大概率会以资源入股。
至于占据的股份到底有多少,目前还不清楚,但是肯定不会如高速公路公司那样,占据30%的股份,按照赵一的预估,大概率只会占据10%股份。
因为河道通行其实不收费的,这部分就算不得上是占用国家资源了,反而是自己投资资金进行了疏通和拓宽。
自己真正具有管理权限和利润来源的,就是水利枢纽设施,也就是船闸水坝了,这部分占据的土地规模也不少,但是和总投资相比,占比也是非常的低。
他并不反感政府占据股份,毕竟这种项目,不仅仅只是资本项目,也是和国计民生紧密联系的,政府占据一定的股份,也好相互沟通,让双方都比较放心。
对运河项目做了一些安排之后,赵一又给新慧能源公司打了电话,让他们和基石材料紧密配合,为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厂做准备。
至于到底在哪里建设光伏发电厂,赵一倒是没有管这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可能比自己都清楚,应该在哪里建设。
给新慧能源打完电话之后,紧接着就给基石材料公司打电话,主要的目的就是询问他们的电池研发的怎么样。
结果不打不知道,基石材料公司竟然给了自己非常大的一个惊喜,由于赵一提出来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利用传统的化学电池思路,难度非常大,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
于是他们就利用自己的强项,那就是计算材料学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打算制作纯物理电池,而不是化学电池。
这就需要材料具备强大的电子存储能力,而且还需要对电压具备非常高的敏感性,电能释放和充电都要具备高效率。
当然,这个也只是他们的备选思路之一,赵一之前的研究成果,也安排了一部分研究人员跟进研究,算是两条腿走路。
按照他们的预想材料目标去设计材料结构,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设计了上千种材料当中,终于有一种材料符合他们的要求,实物制作出来后,也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说起原理也简单,就是需要材料具备更高的电势能,而且电势能的跃迁要相对容易实现,施加电压就可以容易让电子跃迁到更高的势能位置。
理论上只要这种分子结构能够让电势能无限高,就能够存储无限多的电量,由于没有化学反应参与其中,所以被称作为物理电池。
基石材料公司研发出来的这种材料,材料两端电极施加正向电压,就可以将电充进去,反向施加电压,就可以将电能放出来。
虽然这种材料非常的具有诱惑性,但是距离赵一希望达到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不过他的运用前景却是非常的广阔。
这种物理电池比起化学电池,拥有诸多优点,首先是能量密度比起化学电池要高得多,其次是安全性比起化学电池也要高得多。
不过制造难度也是高出化学电池几个量级,至少目前从基石材料公司实验室制备成本来看,没有推广的价值。
但是这已经让他们非常的激动不已了,根据实验室的数据反馈,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000whkg了,也就是一公斤这种物质,可以携带一度电。
只要将制造成本降下来,不管是电子设备上面,还是电动汽车上面,都可以获得广泛的运用,电动汽车今后轻松可以跑上千公里了。
按照千公里150度电计算,只需要携带150公斤这种电池就可以,别说是电动汽车,就是电动自行车,装载150公斤都是非常的轻松。
不过想要进行大规模储能,特别是用在电网储能上面,这种材料还无法满足,还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并且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