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一个戴着厚厚镜片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开始了自我介绍,“鄙人姓马,马克辛。虽然与一款重机枪重名,但实际上,我还是很和善滴……”
面对这样的老师,王双宝很是无语。他倒不是对这个人的教学水平有什么意见,而是这个人就是星期天在公交车上利用敏锐的听觉先是举报了他,既而鹊巢鸠占的那一位。
“讲到西方经济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凯恩斯。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凯恩斯,那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要么不复存在,要么变得不成样子……”
重机枪马克辛在台上讲的慷慨激昂、唾沫横飞,一看就是凯恩斯的忠实粉丝。
“那位同学,”马克辛讲累了,喘口气的功夫看到了不做笔记的王双宝,“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吗?为什么不做笔记呢?”
“报告马老师,”王双宝站了起来,明亮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我听课纯是为了兴趣,不是为了考文凭。”
“哦,”马克辛推了推眼镜,“你看起来有点面熟嘛。”
“我是目击证人。”王双宝嘀咕了一句,坐下了。
没想到马克辛的听力果然是惊人,王双宝这一低声嘟囔又被他听到了耳中。他的眼睛一亮,想起了什么。
马克辛后来讲到了gdp,当他说到如何将gdp翻番时,做了个形像的比喻:“我们挖了一条沟,就产生了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嘛;怎么能让它翻个番呢,其实很简单,把这条沟再填上,就翻番了。有同学问了,如果再挖开呢?那么恭喜你,gdp又增加了一倍……”
这番话让王双宝联想到了拆迁,拆迁不就是把原来的扒掉,而后再建新的吗?这样一拆一建,gdp就大大增加了,难怪各级正府会那么喜欢。
晚上值班的同伴变成了朱志伟,这是个来自胶东的小伙子。他口音很重,有点像梦里王端亭的声音,这让王双宝时常觉得有亲切之感。
“小朱,你去过崂山吗?”顺利的签完第一趟之后,王双宝和小朱随便的闲聊着,“那里怎么样?”
“去过啊,”朱志伟很健谈,“那里是海上名山第一。山连着海,海连着山。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
“有没有修道的?”王双宝担心对方走得太偏,连忙打断。
“修道?”朱志伟愣了一下,“倒是有个明霞洞,也有个小道观,可那些不都是收香火钱儿的嘛?”
“哦。”王双宝明白了,对方说的是景区,对真实的情况并不了解。
刚到午夜,朱志伟就犯了困。刚开始还装模作样的,到的最后,靠在床上就不想起来。
“小朱,快起来,”王双宝眼望窗外,那轮月牙比昨天大了一些,“有人来了。”
“谁?”朱志伟的反应倒也奇特,他一个骨碌就翻到行军床内侧,做出一个随时钻床底的姿势。
“说了是人,就是那个有残疾的人,你不要害怕。”王双宝是给他打个预防针,免得被吓坏了。
那个身着灰色工装、面相恐怖的中年女人又来了,她在外面踯躅了一会儿,直到王双宝开门招呼她,才走了进来。
“姨,没吃饭吧。”王双宝取出晚饭时剩的饭菜,仔细摆好,“吃点吧,就是不热了,喝口热水。”
“饱……”中年女人努力的挤出一个字来。
“还没吃就饱了?”朱志伟见对方是人,放下心来,也开起了玩笑。
“吃吧,吃吧,”王双宝递给她双方便筷子,“吃饱了再说。”
中年女人如同风卷残去般的将饭菜一扫而光,继而把水杯也清空了。
“姨,你晚上住哪啊?听说你就是晚上出来,白天你在哪儿?”王双宝透过对方凌乱的头发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女人在受外伤之前是应该长得不错。
“饱……”女人有点着急,可张开口又是这一个字。
“还是动手写吧,”王双宝想起那首《江城子》,“写写你的名字、住址、电话!”
一旁的朱志伟很有眼力界儿,连忙将纸笔递了过来。王双宝发现热水不够了,就去装水烧水。
中年女人用仅存的右手费力的接过笔来,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这写的是啥?”朱志伟眯着眼睛读着,“宝,是我。”
“宝?”王双宝踱了过来,“不是饱?这宝是什么意思?”
女人放下笔,用黑枯干瘦的手一动不动地指着他。
“宝!是我?王双宝!”
王双宝一下子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中年女残疾人竟然认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