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通过搬运输送的操练,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附带效果,因为草砖实在特质模子里,被水力机械碾压捶打成硬邦邦的块状,因此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像堆积起来,浇上水,当作某种掩体工事和临时障碍物,至少寻常箭矢是射不穿的。
我正在查看这些草砖的贮存情况。
“开战了……”
一名火计,匆忙的跑进来喊道。
“国朝已经对北地开战了……”
“在哪里,速去打探……”
我当机立断到。
“襄州樊城大捷……”
不久之后,回到家中的我,再次得到明确一些的报告。
“街上已经开始露布巡游了……”
“是哪里的人马……”
我赶忙抢问道。
“蜀中……”
来找人回答道。
我对照查找了翻出来的地图,才发现这次北伐发起首战的,既不是被寄予厚望的东南招讨行司;也不是江西招讨行司,更不是荆南招讨路总管。
而是在五路招讨行司中,规模最小也最低,常年一直处于某种守势,而甚没有存在感的蜀中招讨行司。
没错,就是蜀中招讨行司,据说总管在任超过十年以上而鲜有建树,上下都有些暮气沉沉,不思进取的那个蜀中招讨行司。
据说这次书中招讨行司突出奇招,是从渝州(今重庆)出兵,大举放船而下长途奔袭穿过山(南)西道,而突袭了位于襄阳的荆南节度使治所,而作为襄州第一镇,樊城镇的水陆兵马,在匆忙迎战之下,几乎全军覆灭。
然后各种残兵败将裹挟着百姓冲入襄州,留守军将无法约束也来不及闭门,只能退往牙城据守数日后,在沦陷的妻子父老劝说下缴械投降。
斩首数千,俘获过万,敌荆南留后、襄阳经略使,水师置制、等一大批文武全成了蜀中军的阶下囚。自此号称沿江三强镇之一的樊城镇,和北朝委任的荆南节度使,就此成为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