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听着他们的口头汇报,一边马不停蹄的走过门洞,穆隆领着亲直团的一只马队,早已迎候在前,簇拥着我穿过满目疮痍的城区,在沿途游曳的军士致礼和问好声中,径直来到了还算完好的,前后三进的县衙之中。
比较宽敞的前厅大堂,已经被匆匆收拾整理过,挂起帷幕放上书架和桌几、橱柜、案卷,就成为我发号施令的临时中军。
这时候,陆务观那里也送进来伤亡统计,由姚平仲念大声宣读道。
“第三营阵损一百七十一人,第二营阵损七十四人……”
“主要居于前列为城头飞矢所伤……”
“暂编第四营战亡五百六十九人,伤二百三十七人……”
“大多数佚于门楼之下……以第二、第三、第七大队,折损最众……”
“散兵队战亡五百七十二人。”
“其中城墙助攻三百零五人,五十七人为阵前执行军法所杀,二百一什人阵亡于巷战……”
我微微点了点头,相比我们的对手规模和数量,还是有守城的防御加成,这个伤亡比还是可以接受。这些年见多了各种各样的生死之后,伤亡对我来说,大多数时候,也就是一个纸面上的数字。
“还是老样子正编三营的缺损,从暂编第四营里择优递补……”
“暂编第四营的缺口,到散兵队里选人……”
“优先考虑那些年纪轻,学东西快,容易塑造打磨的……”
“至于散兵的差额……”
我顿了一下,才道。
“悉令就地补员,顺便征发役夫好了……”
这也是我军的一个惯例,每驻一地无论如何,都要找个理由和借口,对控制区所有的成年男性进行编管,虽然肯定会有许多漏网之鱼的,但是至少可以有效减低城中的治安维持压力,削弱潜在的反抗力量。
毕竟,大多数青壮年都被控制起来之后,剩下的老弱妇孺,想做点什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然后再其中,再用各种手段劝诱和分化,或者说忽悠一些,没有家世拖累或是对于现状不满意的年轻人,作为补充的新血。
至于本身是抱着怎样的动机和心态,反而不重要了,反正进了我这只军队之中,就有的是办法和手段,重新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三观。
这一点创意和构想,却是来自后世太平天国初期的男女营制度,虽然作为太平军自上倒下,都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只成功建立政权,并活跃了很多年的大型军事组织,当作为以改朝换代为目的的农民起义,颇为典型的代表,还是有不少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城中的父老士绅,前来拜见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