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只需要马背上负载的大长粗,被缩减成一个士兵就可以背负起来行军的半身高,而且弹体和药头是可以拆分式的,虽然只是这些细节上的变化。
背后是精密工艺上的辛苦付出和成倍增加的困难,以及相对于原型翻倍的成本,因此这次只带了一百多枚作为战地试验的成品。
这次这些短发火箭,被带过河北来,作为炮射火力之外的延伸和补充。
虽然从准头和散步率上,都还有些差强人意,只能靠活动式导轨,设定的曲率来完成模糊半径内的概率打击。
但至少用来打城垒一类的固定目标,或是轰击大规模列阵的纵深,还是有相当效果的。
因为数量太少,实际造成的杀伤效果有限,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震慑和威胁。
比如掩护和配合,前冲的掷弹兵序列,远近一起压制和驱逐,躲在城垒里的守军。
或是,迫使敌军密集结阵的防线,被打散和驱离,然后辅以火铳队,密集排射深度杀伤,彻底打乱或撕开战线,为前驱战兵队的突入厮杀,创造契机。
我如此构思着,却浑然发现就在我走神的这一会,在本阵集结的掷弹兵冲击下,敌阵最厚实的部分,已经被成功的打穿成两截了。
酣战其中的将士们,以个团队为单位,组成一个个远近搭配的中空方阵,以火铳和刀矛相互掩护和支撑着,像是一个巨大的千斤顶一般,正在缓缓的将开裂的敌阵大部,向着两侧努力驱杀出去。
而掷弹兵朝着人群密集处,所投掷爆炸物激起的烟尘,则构成了某种遮断敌阵的幕墙。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理由,在支持着他们继续战斗,但显然,我的麾下仅仅投入了六成的军力,战局就已经开始明朗了。
这时候,突然远方的号角嗡鸣,黑压压的烟尘喧嚣而至,却是敌方还有后手,我不由眯起眼睛。
……
同样的时间,数里外。
都督河北行台诸事的张邦昌,却在信都城头望眼欲穿,等待着鏖战的方向,流水一般送下来的最新消息。
他收缩了兵力之后,原本只是抱着某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心态,只想固城自保,待敌久攻不下,或是暴掠而去,再且做些补救措施,以证明自己苦战却敌的事迹。
不过,就像是老天格外开眼一般,在得到了一只西北路南下生力军的支援后,他就很快从某种低潮和抑郁中,又转到了另一个有些亢奋的极端,迫切的想和来犯之敌,好好打一战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