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我搞起来的那点南北货物走私,以及淮东现有的多级供需体系,实在不值得一提。就算是婆罗洲——夷州的商团联合,也依旧年轻的很。
北伐失利之后,许多人的投资也因此落了空而损失惨重,为了谋求止亏补损的渠道,并不是没有人动过淮东,这片朝廷掌控下北方飞地的心思。
虽然通过目前战时为名的军管制度,最大限度的压缩日常经济循环的需求,可以有效的将他们影响和渗透,给防堵在外。
但军管的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的,为日后长治久安计,一个可以掌控而架构健康,运做良好,能够抵御相应风险的经济循环体系,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虽然我还可以用刀剑代表的武力手段,或是地方政权初步成型的权威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东西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却不是轻易可以随便使用的。
用的多了也很容易损害到自身的信用和威望。实在没办法的话,我也只能诸害取其轻的,引入相对亲善的势力,比如阿姐陈夫人和宁总管背后的浙东系,或是颜公密切相关的海商们,或是龙雀园陆氏的故旧。
让他们相互擎制和竞争,来确保本家婆罗洲——夷州体系的主导地位,避免经济命脉上沦手他人。
第581章 决意(六)
随着我向益都前进,又有更多的消息汇聚过来。其中包括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淮东置制副使王贵负责的西南战线,在邙炀山以南,单州的单父县境内,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败战。
当时,前军新补充完成的第五营,外加一个防戍营,正在邙炀山一侧的缓冲地带执行,某种例行的驱逐和扫荡任务。
却遇到了大规模逃亡过来的流民潮,遂分出一部人马加以收拢和引导,让他们转道去徐州。
却未料到这是北朝的淮西节度使杨可世,因势利导所设的一个陷阱。
因此,分出来的这部人马在很近的距离内,遭到了藏在流民潮中的北兵突袭,结果火力列阵的优势,都还没能发挥出来,就被突入近身,陷入了肉搏的苦战之中。
而那些惊骇的四散奔逃的流民,也成了冲击扰乱本阵的遮护,一时之间分不清楚那些事流民哪些是敌人,只能就地结阵一并加以击杀。
而暂时无暇援护陷入苦战的那部人马,然后尾随在流民潮后的北朝骑兵,也乘势发起突击。
最终从萧县白土镇赶过来的猎骑营,结果是就地待援的第五营已经损失过半,而协同的防戍营被整建制的击溃,丢失了一半以上的装备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