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所使用到的子药,那就更不用说是五花八门的额基本有什么就用什么的来者不拒了;
当然了,于他们这些铳兵和炮手而言,使用的火药来源和品质,自然是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最好的来源无疑是淮(制黑火)药。无论是作为小斗量升的炮药,还是角装的铳药,都是颗粒均匀细腻,烟薄火大劲头足的尚好子药,只可惜在价钱上实在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贵了些,十斤装的这么一小桶,从沿着淮水上游从山难道的大后方,层层转运过来之后,就要作价五缗钱了。
其次是剑南之地仿制的蜀(制火)药,又蜀北诸多盐场的工艺和匠户作为底子,虽然颗粒要粗上一些,在成色和至少能够模仿上八分,但是产量和制取规模上就有些不敷所用了,而只能专供几只与蜀地关系密切的军队。
再则就是江南诸道以备贼为由,相继收集地方上硫磺硝石木炭配方而自产的,其中成色残差不全的有好有坏,品质也随着批次而有所波动着,但是至少直接拿来还是可以打得响的,只是用药量上的细微差别,就需要自己来慢慢掌握了。
但是总体上价格又比蜀药低廉上许多了,其中成色最为稳定,无疑就是荆南所制备的荆药,因为是当年身为中路军主帅兼王端臣,亲自过问和督办的结果,又有荆襄之地的水陆通衢和物产汇集之利,所以制取出来的火药规模较大而批次差别很小。
而最便宜的无疑是江西道所产的赣药,甚至只要四、五十钱一斤。因此,这也是北地各镇将帅,私下各显神通走通门路和手段所的采买大头之一;
而最次的,无疑是国朝费了千里之遥,而从江宁方面输送过来被称为广(制火)药的制式子药了,毕竟若是铅子不合规整的话,尚且可以打磨或是融了再铸,可落到火药上的问题这就麻烦大了;
也不知道是生产制备工艺的问题,还是沿途输送保管不善的缘故,最后拿到手的广药,普遍存在受潮、板结之类状况不说,还混入了许多沙砾和积灰,居然要筛过几道才敢放心使用。不然就会有闷烧膛、哑火之类的毛病和概率了。尽管如此,还是有着烟大刺鼻熏眼,动静大而火力道小诸多毛病。
但是因为是相对量足稳定供应的军需品,基本不要将帅们自掏一个子儿,因此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下来,权且作为铳兵们日常训做的辅助子药。
然而,后方补充过来的火器装备,同样也是五花八门的极近丰富之能,堪称是国朝军工产业和各大营造世家,近数十年来在朝廷督办和催逼下各种脑洞大开的各色奇葩产物。
因为,据说军器南北监和将作监名下,各大军作工场和甲弩坊里,能过造出来规格比较整齐的火铳,都被就近优先装备了南方平叛的讨逆军;因此这些压在库房底下的实验之作和历年采买的旧货,就被拿出来应急式的送到前方来了。
所以,从矛头下绑个火门管的神枪,到形如大肚琵琶一般的盘子铳,比较正常的反而是神机军使用过的手炮和满天星、火巢车什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