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已经不一样了,那时诸侯强大靠的是土地与人力。推恩令自然有很大的削弱作用。
但是现在,资源不仅仅代表了土地与人力,还有其他的很多。譬如技术、知识、人脉、信息、交通、兵力、威望……
推恩令只能说搅浑一滩浑水,暂时削弱一些人的影响力。
对武明德的巩固统治的目的也只是一时的。
等年轻一代上位之后,局面将更加不可收拾。
这些年轻人更有野心,对皇权更缺乏敬畏,胃口更大,对新东西新知识的接受度更高,他们势力扩大后,将会更加地满足。
苏檀清要把这些新生势力培育起来,却也不能过度削弱皇权,必须在二者之间维系一个平衡……
殿中关于推恩令的讨论越发激烈,作为提起人的苏檀清却有些出神了。
这个平衡其实挺难把握的,武明德治国有不少时候是靠她积攒下来的形象,譬如个人魅力、威望之类的,对这些的影响力的大小的判断真的很难说。
武明德再英明神武高瞻远瞩,她也只是一个封建帝国的统治者,她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这么快看到可能出现的未来。
所以这推恩令是差不多定下了,只是细节需要探讨而已。
只要是这个是谁都知道的,虽说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武明德对国家的掌控力也很高,但是就是因为什么事都没有,忽然‘推恩’有几个人可以接受?
在评价上不免就有些微词了。
那么理由就很重要了。
苏檀清听他们争了很久,才在差不多没话说的时候抛下一个‘炸弹’。
“不然……储君继位?”
整个大殿霎时寂静,几乎是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
让皇帝交出手中的权柄,不管是谁,说这话都跟谋逆差不多了。
可是苏檀清却‘一无觉’,“不是你们说要一个正常的理由嘛,没有比这更正常的理由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继位哪有不在朝堂大换血的,来个推恩令那就真的是恩了,不然有可能一点不剩。”
“况且,陛下不是怕自己百年之后储君不能驾驭这些臣子吗?那就在自己有精力教储君的时候把储君教好,并扶着她走上正轨。”
“再说了,有陛下再暗中护持,一明一暗的,想来做事也方便很多。”
“更何况现在储君与陛下又不是先帝与陛下,陛下难道让位了就有什么不能决定了?”
苏檀清‘大大方方’地把这些话直白地说出来,没人能说不对,却也没人敢附和。
只余武明德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垂眸思考。
哪怕是武明德再相信苏檀清,听见这话也不禁要想到‘他’图的是什么。
只不过,虽说苏檀清跟武栋明是师徒关系,但是苏檀清就是封无可封的代表,就算武栋明上位,她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更何况,她想要什么好处也不需要武栋明继位,跟武明德在位是一样的。
所以说……这真的是基于这种状况的建议?
武明德虽说在意权柄,却更在意帝国的传承,这件事……她并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难以接受。
只是……具体如何还是要慢慢考量。
不过,不论苏檀清出自什么目的,这个方法确实好,很容易说过去。武明德心中颇为意动。
眼看再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了,这些老大人也吓得够呛,武明德干脆挥散所有人,自行琢磨。
☆、第111章 大结局
在大周建国第一百年的时候,泽佑陛下通过无线电正式改制为君主立宪制,取消年号,以当年为大周100年顺推。
彼时天下大震,各界反应不一。而刚刚作出这个决定的泽佑陛下,却独自一人跪在了家庙里。
她虽然知道了这是最好的选择,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更知道还能获得更多的民心,维持皇室的地位。
但是她还是对临死前预见了帝国――不,应该说皇权旁落并对此无法释怀的先皇心怀愧疚。
她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先皇驾崩前的场景……
传位之后,大概是发现这样的举措也只是一时之计,对于巩固封建王朝并没有很大的作用,武明德不免终日郁郁,思索解决之道。
只不过时间不等人,社会的发展一旦迈入正轨,只会在不断地加速下越来越快,许多东西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即便是退位之后,武明德也为了国事而殚精竭虑,日日处理无数繁琐的事。再加上思虑如此之重,身体很快就衰败下来了。
或许是意料到自己时日无多,武明德最终还是让太医用了猛药,激发最后的寿命,安排好身后之事。
武栋明跟武明德的感情不算深,却也在知道她即将离世的时候茫然无措,自觉茫茫然没有归宿。
被武明德召到身边,看着她‘恢复’到‘红光满面’的状态,武栋明许久都没法冷静下来,做出合适的应对。
直到被宣召的人慢慢聚集起来,武栋明才从冲击里找回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