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你吧。”
桂芝耸耸肩,刚才还嫌弃人家,转瞬就是上门的买卖能做一笔是一笔。
“桂芝,你父亲呢?”
旁边一个熟悉的身影自顾大步跨进了摊子里面,找了个马扎坐下。
田桂芝忙转身过来熟稔的道,
“罗三伯,我爹去那边看杀羊的了,你找他可有急事?要不我去喊一声。”
“不用不用,”
罗老三喊住了她,又对着摊子外面招招手,
“宁儿,进来坐会,你田叔叔要等会才回来。”
“宁哥哥,快坐。”
桂芝马上又打开一个马扎放在罗三伯身边。
两条大长腿跨过摊子,刚刚和田树根在外面聊了几句的罗宁进来后对着桂芝笑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
“多谢桂芝妹妹!”
罗老三家离这个集市远,长久的买卖不在这边,这个集来摆个摊主要目的却是为田树满的竹针而来,
“我一看那竹针就是你家的手艺,我也懒的开那竹子,就打算从你家进些货带着卖卖。”
这位罗老三一年多进了田树满家不少彩色辫子,他不但编草帽还编各种秸秆篮子,那彩色的秸秆辫子在他的巧手下焕发着不一样的亮光,即便是有人跟着学也没用,他编的篮子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这一年他的买卖越做越好,此时那竹针他就想顺带着卖些。
田桂芝打开一个竹筐,罗宁连忙上前帮着抬到父亲近前,桂芝拿出里面的两扎竹针,
“罗三伯你来看,我家的竹针有两种,这种是现在市面上都在卖的,这种就我们一家有,织帽子专用的棒针。”
“拿货价多少?”
“细的四文,卖五文,粗的五文,卖六文。”
这竹针可不同于那粗糙的竹签子,桂芝把那竹针对着阳光照照,表面散发着一层柔润的光泽,
“这竹针都打过蜡,若是人家买竹针最好和她们说一声,等到夏天不用时最好打上一成蜡,等秋天拿出来还跟新的一样。”
罗老三心里暗自盘算本钱,这定价对田树满来说自然挣得多些,再便宜点的话这买卖就垄断了,但是他却没这么做,他自己算过这价钱用手工开竹子也能赚一文。
所以听说京里竹针供不应求,周围好多村子擅长编竹器的匠人都开始打磨竹针,价钱都跟他家一样,也赶上了一波好买卖。
田树满背着半扇羊肉回来时,田桂芝已经刚给罗老三装好货,正好九百文钱就给了他手里,他数出来五十个铜板高兴的招呼道,
“今日罗三哥难得带着儿子来赶集,我请你们爷俩喝羊肉汤去!”
第76章 观念碰撞 借着这股羊毛衫流行的东风……
借着这股羊毛衫流行的东风, 田树满的竹针卖出了名气,打听到他在集市赶集, 那些走村串巷的货郎,离的远的野集上卖杂货的小商贩都找了过来,三十根二十根的来问的人不少,田桂芝直接划了条线。
“三十根起拿货价。”
几个妇人凑一凑十根二十根的很简单的事,但是桂芝不想破坏这个新兴的市场,靠自己能多卖多少,从自家拿货多才是长久。
她这么一说,那些小商贩更放心了, 十根二十根好凑, 三十根却不好凑的,有的一大家子就用一幅针就够了, 一个村里一下子凑十五个人家一起买那可不容易。
田桂芝把京城的货压了压,要先把周围的市场占下来, 她年底还要卖年画, 这些小商贩们先打打交道以后好做长久买卖。
不要小看那些货郎的能力, 多么偏僻的村子都能被他们找到,有的灵巧的货郎还担当了传消息的信使,外面流行什么,有什么大事发生, 都靠他们的嘴传到那些偏僻的村子。
而随着天气入了深秋,那羊毛衫羊毛裤的保暖能力得到了穿上人的大力称赞,特别是黄河以北, 入冬前要入关换一些食盐茶叶的商贩都带着各个部族首领的千叮咛万嘱咐,
“要竹针,越多越好!”
…
田树满还不知道赚大钱的买卖已经在路上了, 他终于等到了自己雕版做好的消息,照旧带了半车货先到了李记杂货铺,那掌柜的在里面听到毛驴的‘昂昂’声往外探头一看,大郎来了!忙招呼两个小伙计一声,
“快、快去卸货。”
田树满刚拴好驴车,掌柜的就来到了近前,笑容可掬道,
“大郎,这天怪冷的,快屋里坐。”
一年前谁能想到眼前这人会把买卖做的如此之大呢?东家就是东家,不得不服!
田桂芝从后面车厢上跳下来,跟两个小伙计说了声这次带的货,
“那蒲包里的是竹丝,那麻布兜里是竹针,筐子里是竹签子…”
田桂芝在京里那烤串只卖了几天,却带来了固定的用竹签子的客户,大家都是要用了提前来杂货铺下单子,过十天八天的那竹签子就到了货。
那竹丝都是李云石的好友们定做的,有了自己需要的各种竹丝,他们一个个能懒也就懒了。
只这竹针就让李记杂货铺的买卖在这两个月里更上一层楼,你看那多了个小伙计就知道了,这是忙不过来新添的人手!
掌柜满面笑容的打着算盘把账算给田树满听,桂芝双手捧着热乎乎的茶碗在旁边心里跟着默算,田树满对女儿的心算比对自己还信任,看着女儿点头,田树满就接过了掌柜的账本在上面签了字,还是老规矩上批货账结清,下批货给一半的钱,随着合作日久,他竟觉得这种方式很不错。
“李大哥可在?”
收好钱的田树满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