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地区战争中的事件作任何调查研究,都必须从总的形势一开始就对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极为有利这个基点出发。一则,居住在地中海沿海地区诸民族习惯于英国人的统治;二则,同盟国一开始就控制了一些很重要的据点。同盟国这种有利地位,在程度和重要性上几乎无论怎样高估也不过分,而且还由于双方在最初的战略目标上的根本差异而更为突出。从一开始,英国人就把地中海看作是他们帝国的生命线,他们的目标是要获得制海权和制空权,如有可能的话,则控制整个北非。
另一方面,自从意大利在一九四○年底第一次企图进攻苏伊士运河惨遭失败之后,轴心国就局限于保卫意属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北非殖民帝国这一核心地区。甚至那时也是在踌躇再三之后。希特勒才终于同意德国向其盟国意大利提供必要的援助。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害怕意大利一旦丧失其在北非的殖民地桥头堡,就会放下武器完全背弃轴心联盟。
隆美尔在一九四一年春来到北非,轴心国在北非开始作战时那种软弱无力的情况便发生了突然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第十航空军(几个月前才调到地中海)的支援下,他把相对比较小的轴心国部队集中起来,带领他们猛扑到埃及边境。由于在这同时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而且又正要发动对俄国的进攻,德国现在有可能对地中海进行更富有雄心的考虑。希特勒便开始考虑实施钳形攻势,其南路将从北非向东推进,穿过埃及深入中东,从而瓦解英帝国。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双方在地中海的海军实力(仅为作好战备的舰艇)
类型意大利英国地中海舰队(亚历山大港)
K舰队(马耳他岛)
H舰队(直布罗陀)
战列舰5 3
1
航空母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