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力图以决定性时刻已经到来为借口,用全然不同的东西来取代联合参谋部制定的深谋远虑的计划。从这封措辞做作的信上,可以再次看出轴心国伙伴间在战略目标上之根本分歧,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在战争方法上之截然不同。德国领导人由于受到东线和南线巨大初步胜利的鼓舞,便把目光远远投向中东,而罗马则坚决认为,首先应该确保轴心国在地中海的基地之安全——当然同时也应确保在北非的意大利帝国之安全。此种利益与方法的冲突也反映在战地的指挥上。基于过去的经验,意大利人不愿再往前挺进扩大战果,除非补给问题看来完全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德军最高统帅部则深信鉴于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崩溃”,胜利地攻入埃及的战术条件现在已经成熟。它还认为补给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希望,特别是隆美尔宣布其部队的一般补给问题,可利用其缴获的英军大型仓库来解决,武器弹药及燃料问题,可利用托卜鲁克港来解决,陆上补给品的一般运输问题,则可利用缴获了的大批英国卡车以及通往埃及的窄轨铁路来解决。假若轴心国能继续取得胜利,而且轴心国部队能很快占领亚历山大港及苏伊士运河沿岸,那么远离前方孤立无援的马耳他岛,将很快丧失其重要性。
另一方面,意军最高统帅部还没有准备在夺取马耳他岛之战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的确墨索里尼在六月二十一日写给其盟友的信中曾保证意大利作好极为充分的准备,但同时他又要求德国至少提供七万吨的燃料,以确保意大利海军从事有效的合作。光凭这一原因,而不用去说敌人可能的干涉(其间敌人已采用来自地中海西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加强了马耳他岛上的空军部队),确实就可看出即使“最后而且最有利的时刻”到来时——意大利人这时希望是八月份——好象也不大可能加以利用。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正象墨索里尼在其信中所指出的那样,夺取马耳他岛之战就需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展开。
这种对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在一九四二年六月下旬那个时候,并不是要求轴心国领导人在马耳他与苏伊士之间作出选择,而只是对隆美尔的部队究竟应该在原地不动还是继续前进作出选择。原地不动意味着不想充分利用隆美尔的胜利来发展战果,这将严重违背德国基本的战术原则。假若真是原地不动,那就意味着把行动的主动权又归还给敌人,而且轴心国迟早肯定会再度丧失主动权。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那位现场德国指挥官,肯定会通过某种方式利用胜利情绪强行按照他的意图行事,而不管什么情况也不管接到什么样的命令。他曾两次将试探性的行动变成大规模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