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置杭州前卫、登州卫。
户部奏:是岁,天下垦田地二万七千五百六十四顷二十七亩。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
洪武十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以兵部尚书李允为礼部尚书,吏部侍郎陈铭为兵部尚书。铭,处之丽水人,由都督府掾擢照磨,升吏部侍郎,授今官。允真定蠡州人,由元故官授兵部郎中,累迁至今官。铭寻降为兵部郎中。
壬午,命汝南侯梅思祖往济南、青州简阅兵马。
以福建新籍军士三千分隶雷州诸卫。
乙酉,享太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赐翰林学士承旨宋濂致仕。濂字景濂,金华浦江人,幼聪敏强记,从同郡吴莱、黄溍学,为古文有声。元至正中,有荐濂翰林编脩官者,濂以亲老不就,隐居小龙门山中。岁辛丑,金华既归附,上遣使以书币徵之,与括苍、刘基、叶琛、章溢四人同见,上甚礼重之,擢濂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既而命授皇太子经。甲辰十月,改起居注。乙巳三月,以疾告归,上赐以金帛,太子亦厚遗之。濂归奉表谢,上赐书嘉劳之,其略曰:“先生之师吾子,训饬甚严,是不佞也;以时言讲,解释圣贤之意,是不固也;以忠贞立心,以节俭制行,是得儒者之道也。昔闻古人,今亲见之。”仍侑以文绮。洪武二年,脩《元史》,诏徵濂与翰林待制王祎为总裁官。六月,除翰林学士、亚中大夫、知制诰兼脩国史。三年,以失朝参,左迁编脩。四年,迁国子司业。秋,以议祭孔子礼稽缓,贬知安远县。是年十一月,召还为礼部主事。五年冬,迁太子赞善大夫。六年七月,复命为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脩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上命濂与詹同、乐韶凤等纂脩《大明日历》一百卷,又与吴伯宗、朱右等脩《宝训》五卷。每旦侍膳燕见,必命茶赐坐。濂素不能饮,一日侍饮醉,行不能成步。上见而欢甚,为诗赐之,仍命侍臣咸为歌辞,且曰:“使后世知吾君臣同乐如此也。”九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嘉议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擢濂长孙慎为殿庭仪礼司序班,复召濂仲子璲为中书舍人,子孙联班内庭,儒者荣之。濂既老艰于步趋,上命选良马以赐,复为作《良马歌》,命词臣咸赋之,以示优宠。至是年六十八,上悯其老,赐致仕归乡里。及陛辞,上以《御制文集》赐之,加钞、彩、叚及衣三袭,命其孙慎护至家。濂上表称谢,上复赐手诏答之。自是每岁一朝,至则恩遇之甚厚。十三年,璲以事得罪,濂当连坐,有司请罪之,上以濂旧臣,特命居于茂州。十四年五月,行至夔州卒。所著有《潜溪集》四十卷、《萝山集》五卷、《龙门子》三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翰苑集》四十卷、《归田集》四十卷。长子瓒与璲俱以能书名。
丙戌,工部奏差张致中上书言三事。其一曰:“监察御史乃朝廷耳目之寄,清要之司,宜精择在朝老成謇谔之士,或有司官属公明廉正者,俾居是职,庶知官民利病,激浊扬清,以佐治化。”其二曰:“京师乃天下都会之地,迩来米价翔踊,百物沸腾,盖由苏、湖等府水涝,年榖不登,素无储积所致。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平价出粜。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利,民受其惠矣。”其三曰:“北方郡县开垦荒田,岁有增广而土旷民稀,垦辟有限,所在守令往往责令里甲增报额数,以为在官事迹,罔上损民,甚亡谓也。宜令各处农民自实见垦亩数,以定税粮。庶不有名无实,民力不困,生息益蕃而赋役自增矣。”书奏,上览而嘉之,擢致中为宛平知县。
升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潘德为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