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我不由奇怪,看着那几只笼子,那些鹰个头不大,应该是一种隼,但是看起来极为凶猛。我听说与曹魏交说的东部鲜卑和扶余等地,有专门捕鹰训鹰的能人,莫不成是他们送给魏军的玩物?不,这不是用来游戏打猎的,只怕我营中消息不能,与它有关系!
我当即问道:“在哪里发现的,养鹰人呢?着人细查魏营中军。”李嵩点头,说他哥哥已经带人去了,马上就回来。
不一刻,养鹰人被抓了起来,吓得哆哆嗦嗦的。李嵩问他这些鹰是什么,他说是玩物,是打猎用的。
“也捉鸽子么?”
养鹰人见我开口,知我的身份,更吓得魂不附体。我让人扶他起来,道:“不用怕,能见到朕,是你的缘分,以后,你就给朕养鹰了。说罢,魏军用这些鹰捉过鸽子没有?”
“捉过的,捉过的,大人们说,我捉到一只脚上有竹筒的鸽子,奖给我一只羊,我都挣了五只羊了,可惜他们又败了,没有给我羊……”
我心头狂汗,五只了,李严前线总共才有几只信鸽啊,怪不得我收不到消息。
“那些鸽子呢?”我们每一只信鸽都是宝贝,训练不易啊。
“我,我烤来吃了。”
我一时无语,这是花多少心血才训熟的啊,居然被他吃了,心下恨得我几乎要让人掐住他脖子,把那信鸽从他肚中掏出来。可是转念一想,这也是个什么也不懂的老实人,若是掏,还是掏司马懿才是正经。
“那鸽子上的竹筒呢?”我只希望没有被当成烤鸽子用的柴禾。
还好,他说道:“原来的都给了大都督,这几天来的都在那个司马小将军的身上。”
我立即让李嵩搜司马望,从他怀中取出的那些密件。这些信都是由密语写成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明白。我顾不得上面还沾着司马望的血,一把从李嵩手中抢过,打开一张张的细看。这一看不得了,我大吃一惊,其中不但有李严的,有魏延的,还有一封是从长安先生处来的。
我不看旁的,先看先生的书信。
先生在信中并没有评论我来北疆的作法,只是说眼下与曹魏对阵。不可露丝毫怯意,只要军尺散,则我安如泰山。我看看日期,是三天之前。也就是说,先生在五月十日前后就回来了,他远在成都,关山相隔,行军万不会有这么快,那么只有一个理由,他并没有与军队一起动身。而是自己轻装简行奔回的长安。他为国事,为了我如此操劳,我不由为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