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时,仿佛历史重演,局势与一年前诸葛恪大肆进攻张南水军的局完全相同,只是惨呼和悲叫的一方换成了东吴。
东吴的水军已经放弃战胜的可能,勉强逃回的船只只是紧紧地防守着水寨,不让季汉军破寨而入,顺军的步骑虽然不能水战,可是在旱寨里面射箭还是可以的。诸葛恪此时心中满是苦涩,他想以过可能失败,但却绝没有想过会败在水军上,更没有想过会败的这样惨。
此战之后,他的前途和命运只怕就已经注定了。
第三部 第七十二章 潘璋夺权
季汉水军以楼船大破东吴,此一战东吴水军折损大小船只一百二十余艘,近两千名水军精锐战死江中,却有三千余人被擒。如果战果,却也少见,历来在水战,不同于陆地,若不是主动离开战场,战士大半会与战船一同沉入江中,死于非命,就有逃生者,也难逃战场上没有眼睛的乱箭,被擒的情况极少发生。这次却十分意外的出现了……原来,被铁锥刺船体的大小船只上的东吴士兵眼见逃生无门,不甘就死,逃离战场,纷纷就近游向那搁浅的“楼船”。那假楼船颇大,三千人逃到上面,倒是得了生机,只是随身武器大半丢失,很轻易的便被季汉尽数擒拿。
王睿一战成名,不但威镇东吴,在季汉军中威望也急速提升,原本军中对他资历不服的人尽皆服气,而诸葛恪自引军以为初遭败绩,痛苦不堪,意志消沉。
回到寨中,清点人马,战到后来,心中悲惨,放声痛哭,一时间,合帐之中,愁云密布,各将面上,容颜惨谈。
诸葛恪有生以来,顺风顺水,上有孙权呵护,自幼便蒙恩宠,中有父辈势力,群臣关照有加,下有诸友相帮,“东吴四友”名声在外,朝堂之上,便是名臣如张昭者,亦常为其所戏,在东吴数千里的地界,当真是横行无忌,这也养成了他自负自大的性格,想不以,今日竟落得如此田地。
时也,命也,运也!
倍受打击的诸葛恪一时根本无力承受这种痛苦了。
但是。初掌大权的小王睿,却丝毫没有惜怜诸葛亮的侄子,诸葛乔地兄长的觉悟,也根本没有见好就收的意愿,他不但想要进攻,而且打算把入益州的吴军全部包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