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马利耶特站在开罗的城堡上初次看到古埃及的面貌,过了8年,他才终于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早就想做的大事:他在布拉克创建了一座埃及博物馆,不久以后埃及总督任命他为埃及古迹办公室主任,同时主管一切出土工作。
埃及博物馆于1891年迁到吉萨,1902年最后迁到开罗,地点距尼罗桥不远。尼罗桥为都格农所建的仿古风格的桥梁,其质量达到二十世纪初的最高水平。埃及博物馆是一座管理中心,也是埃及学的文物总汇之地。自那以后,凡在埃及出现的文物,不论偶然发现的还是正式出土的都要首先送交埃及博物馆。马利耶特尽管是外国人,却从此制止了埃及文物被人乱盗乱卖的现象,使埃及人保住了自己的财富。为了表示对马利耶特的感谢,埃及人在博物馆院内建立了他的塑像。马利耶特逝世以后,他的遗体运到埃及,安放在一口大理石棺里。
第三章逝去的岁月
对埃及而言,有两个意义非凡的名字。拿破仑一世和维万·德农。因这从考古学的观点看,发现埃及正是从他们二人开始的。二人中,一个是不朽的皇帝和将军,一个是声名远播的贵族艺术家。这两个在性格上绝无共通之处的人,却在发现埃及的旅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两个互不相干的名字,也从此同时闪烁在埃及那美丽的星空上。
拿破仑于1797年10月17日签署了著名的弗米欧营和约后,回到了巴黎。对拿破仑以此种形式结束法意战争,斯汤达有过如下的评语:"拿破仑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相信在当时,和斯汤达抱有同样看法的人不会是少数。但斯汤达说错了。这位科西嘉英雄的用武之日其实还远未开始。在横扫欧洲之前,拿破仑早巳"满脑子精神病患者的狂想"。他将自己与亚历山大相提并论,但却苦于功业未竞。他曾这样写道:"巴黎压在我的身上,沉重得像一件铅做的大衣,而我们的欧洲则如一个土堆。只有前往6亿人的东方,才能创建伟大的帝国,实现伟大的革命。"
为了实现他的功业,拿破仑于1798年5月19日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东征。这次目标直指埃及的东征共动用了328艘战船,38000人的军队。
当年的7月2日,拿破仑踏上了埃及的土地。法国的士兵们经过艰难的行军,横穿了一望无限的沙漠,终于得以在尼罗河里沫浴了。7月21日,法国人看到了开罗,看到了这座"天方夜谭"里的城市和它的400个寺塔,看到了开罗最大的清真寺--贾米一埃尔一阿沙那巨大的圆顶。在柔和的晨曦中,这些金碧辉煌的屋宇闪烁着光辉,而那些在沙漠中高高耸立的巨大、孤寂、冰冷的巨石建筑,它们鲜明的轮廓被莫卡塔姆山紫灰色的山坡烘托得格外显眼,两种景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吉萨高地的这些金字塔是几何的化石,它们永恒地沉默着,证明着在伊斯兰教之前早已死去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