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慷他人之慨。就像家里媳妇出轨,男的还没说什么就有人开口:“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当然选择原谅她啊。”
所以这件事谁先闹大谁占优势。
敖木知道杨芜的本市,这件事自然全权交给他。
杨芜先联系媒体将这件事说了。其实杨芜的提议要是拍摄出来还是相当励志的,对避难所里的素人上进也有很好的正面一想。
媒体方开始预案审核,杨芜跟上面打了招呼,开始着手写文章在网络上预热。
他先写了个底稿给敖木看。里面大概谢了敖木笑的时候日子有多么多么不容易,家里如何叛逆,敖木如何险些一失足成千古恨。
反正怎么惨怎么来。敖木看过以后,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一些细节部分补充一下,然后稍加修改润色,让整体更加又煽动性。
随后将帖子发布出去,将手机关掉,也不管网络上洪水滔天。
网络上的事情很快影响到了现实,敖木被学生们询问帖子里的事情,敖木也点头承认了。在自己学生们带头上网发生的情况下,热度再度升级。
这时候媒体终于放出消息,要对敖木的过去进行一次专访。
即便是末世以后,媒体也喜欢出一些民众喜欢听喜欢看的内容,这样能够增加民众心理的好感度,也能提升观众观看的粘合度。
敖木抽出了半天的时间接受媒体采访,将一些从未与外人说过的事情说了一下,有些滑可能涉及了过去的伤疤,不过敖木也觉得自己需要一次正面免堆过去的机会。
毕竟当年的伤疤,现在已经抚平了。敖木更想做的,还是以此为教训,避免更多的类似事情发生,加上末世以后对孩子们足够重视,再发生的几率已经大大降低了。
而且,就像杨芜所说的,这是未雨绸缪,一来防止高家的人纠缠,二来也是防止民众们会因为一点小事借题发挥。
采访完敖木以后,媒体有提出邀请看看能不能在采访一下敖木的家人。敖木想了一下,只打电话跟敖珍商量。敖珍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虽说敖珍结婚比敖玲早,可敖玲结婚后,敖珍心疼妹妹,真的是三天两头的回家,当时敖玲什么情况,没有谁比她更清楚。
拍摄后足足两个星期才开始安排播出,敖木甚至还没时间去看。
这时候杨芜才恢复了出摊,准备好大批量的货物前去市场。准备了这么多,杨芜已经开始期待对方找过来了。可千万别让他这两个多星期的准备白费了。
一直到了下午,杨芜的摊子上都快空了,杨芜都准备收拾打算回去了,才终于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瞧着就七八十的老太太走过来,一开始只是买东西,杨芜也挺有耐心的让了老太太慢慢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