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生怕事情戳破了丢了宝玉和贾家的脸面,听见话头接了过去:“宝玉家的,宝簪是薛家二房的,久在江南,最近才上的京,你或许没听过。”
“原来如此。薛家二房有个姑娘据说生得极好,似乎听说订给了梅翰林家的二公子,敢问是二夫人的姐姐还是妹妹?”直到此时,宝钗的茶还没有敬,这宝二奶奶似乎有长聊的兴致呢。
宝钗嫣然一笑,声音娇媚:“那是我妹妹。”
贾母微微皱眉,不能再叫宝玉家的问下去了,出了岔子可不好,笑着打断:“好了,你们姐妹和睦我和你太太就放心了,眼下先敬茶,有什么话一会不能说的。”
王桂丽眉峰一扬,真当她是软柿子了这么好欺负,不给点颜色看看日后不得被个贱人骑到头上去,笑容一敛,正色问道:“老太太,太太,孙媳妇有一点不明白,还请老太太和太太教导教导。”
“你有什么话还不快说,别误了吉时。”王夫人一直不喜王桂丽,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好话。
“不知咱们大宇朝纳妾是个什么规矩?”王桂丽鼻子轻轻一哼,这个贾家还轮不到王夫人说了算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传了千年的规矩,你一个千金小姐大家奶奶难道连这点都不知道?”王夫人轻蔑的瞪了王桂丽一眼,一个丫头片子,就敢不将她放在眼里,让宝钗好好和她斗斗。
只是贾母心里“咯噔”一下,情知不好,和蔼的笑看着王桂丽劝道:“宝玉家的,事情办得急没有来得及与你说声,一会叫宝簪多给你磕几个头。”
“哦?办得急?急什么,难不成她肚子里已经有了贾家的种,便是如此那也不至于来不及与我说一声吧?我自嫁到你们贾家,服侍二爷、孝顺公婆、伺候老太太,自问小心翼翼不敢做出任何失礼的事。你们这样做什么意思,分明就是眼里没有我这个宝二奶奶,没有王家,我好歹是你们贾家明媒正娶的媳妇。
既你们这般不待见我,我也没硬赖着不走的道理,我这就与二爷和离,你们爱纳谁便纳谁去。”王桂丽娇宠着长大,又是太后赐的婚,如何会将贾家一干人放在眼里,说得话很有几分不好听,甚至提出了和离这样撕破脸的建议。
大宇朝有个规矩,男子纳妾必须经妻子同意,这是家里主母的一个权力,妻子不同意妾室的身份就不正,顶多混个外室。所以王桂丽这可不是胡闹,人家那是站在理字上,贾家不声不响给宝玉纳了一个妾,明摆着是不把她当正妻看了。
她嫁到贾家不过两月,房里就被塞了个二房奶奶,这叫她怎么咽得下这口气。于情于理都是贾家的错,哪有新婚几月就娶二房的道理,这分明就是打太后的脸。
贾母等人当时是被林家逼着还银子急疯了,只想着宝钗的十万两银子快点到手,浑然忘了如今宝玉已经娶了媳妇,这种事要她媳妇出面才行。这回王桂丽闹了起来,贾家不但不能怪责她,还要软言相劝,好生抚慰了她,别被她告到太后跟前去。
“宝玉媳妇,你快别急。你们太太想着宝玉年纪不小了,你的肚子又没有动静,她是慈母心肠一时办急了,你也别怪她。如今宝簪已经进了门,你们还要好生相处共同扶持宝玉呢。”贾母真有点悔不当初了,何必紧紧巴着十万两银子舍不得呢,这下好了,添了林家的窟窿又惹了王家,这都什么事呢。
“我,我进门不满三个月,太太就想抱孙子,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我们王家姑娘做不出来,比不上薛家姑娘有手腕不要脸面。二爷,都是丽儿没福,不能一直伺候着你,二爷你日后要自己保重,丽儿不招人待见还是自己求去吧。”王桂丽还是演技派呢,说着说着粉泪点点,梨花带雨,拉着宝玉的手哭得好不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