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钟灵则不同,他们为保极兵秘术稳定传承,每代国主只有一妻一子,扼住钟灵皇嗣,就等于掌握了钟灵的命脉。
拒绝,便即刻开战,钟灵对于战胜大銮并无把握。同意送子为质,至少还可以换得眼下安稳,争取时间再行筹谋。
钟灵国主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五年前,他将自己年仅十二岁的一双儿女送入了大銮国都。
这间屋子便是大銮国都的驿馆卧房,眼前这对兄妹便是钟灵皇子和公主,他们乃是一对龙凤双生儿,从国姓钟,名为藏砚、藏蝉。
在钟灵将二人送来之后,大銮果然没有对钟灵动兵,但却也没有顺势去攻西北兰兆,而是兵锋一转,直下西南朝芪国而去。
这一次,大銮可谓是大张旗鼓,还未动兵之前就已是大肆宣扬,闹得天下皆知。
诸国纷纷对此有些不解。
其一,论远近,大銮攻下东北白赫后最顺手的应该是西北兰兆,而他们却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其二,论地形,位于南海之滨的虞国几乎是一马平川,绝对要比西南瘴沼密布的芪国好攻不少,大銮既然转向南方,没理由先选择芪国而非虞国。
其三,论兵法,最有利的形势便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大銮却像是生怕别人不知他们要对付芪国似的闹得人尽皆知,这是因为大銮兵锋强劲所以有恃无恐,还是另有所图?
作者有话要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道德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武《孙子兵法》
第49章大銮举兵诸国乱(二)
诸国一头雾水,大銮却依旧举兵往西南而去。
只是,对芪国这一战,大銮算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芪国的天然屏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遮天蔽日盘根错节的丛林令大銮战马举步维艰,换步卒开路后,又被无处不在的蛇虫鼠蚁和遍地瘴沼所伤,未及杀敌,先已是自损无数。
其余诸国无不暗中幸灾乐祸,只觉大銮这下算是碰到了钉子,这失策的一次攻伐实在是大失水准。
这场仗前后拉扯了足足四年,大銮的举动就像是一个缠着大人要糖吃的孩子,今天搔你一下,明天挠你一下,打得不痛不痒,根本无法触及芪国根本。
然而到了第五个年头,诸国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銮忽然集结兵力,毫无预兆地攻向了与芪国接壤的虞国,以摧枯拉朽之态将其迅速击败。
直至此时,各国才猛然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