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过渡.....后面类似。这就是说的一波三折。
每一个过程又要细分起承转合。整体还有一个好莱坞三幕戏的说法,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全文转折(身世曝光)放的位置不对,应该放在全文一半的地方。而且由于不会写大纲,也没有铺垫好。
我第一次运用“起承转合”是男女主表白,第二次运用是玲珑和子曦辩论,效果就十分明显了,也是从那里开始才有一点在讲故事的感觉。当然总体结构还是很不好,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大纲,随心所欲。下一本一定要注意好好写大纲。
4.文笔
我一开始真的没有文笔,我是学物理的,从小就非常讨厌写作文。当然大家还在上学的同学不要学我。对任何知识都要虚心学习,万一哪天就有用了。
但是一开始我并不慌,因为我觉得能看懂就行了。这就是自以为是了。
直到全文快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回头看,就觉得我的文和别人的区别怎么那么大呢?为什么别人写得那么真实而且成熟?而我的这么虚浮?我思考了一会儿,最后知道了。就是文笔的差距。好的文笔真的可以把雷点都写得不雷。
好的文笔会让你在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就好比演员的演技。然后前面说的尴尬的事出现了,写玲珑离别的那章,我自己一边听《雪落下的声音》哭得稀里哗啦的,然后写完了,又改,用力非常过猛。然后我问基友,看着有感觉吗?有没有一点想哭?基友毫无波澜。所以还是笔力不行。
然后我又开始研究了。
直接说想法吧。文笔并不是辞藻堆砌,不是叠加一堆,伤心、难过、失意,这些完全是一个意思的词。但是文笔也不是完全白目。个人认为是词汇的精准运用。
许多写作技巧,比如比喻、拟人、通感、色彩、景物烘托,真的一用上就鲜活起来了。这真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大概就是从张良大战六剑奴那章开始改变文笔。写作实在是令人觉得非常有趣。
提升文笔的主要方式,对我来说是看大家的文章。以前我不懂欣赏,但是最近一看,我的天呐,都是什么神仙文笔?
我主要就是看了鲁迅的《故乡》《朝花夕拾》,还有一个俄国作家的《安东诺夫卡苹果》。然后学一个技巧用一个。这几篇都是之前在高中时就觉得很好的。鲁迅的真的简洁易懂又生动,而后者细腻清新,看完觉得非常宁静,洗涤心灵。
他们写的人物是那么生动,通篇写景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实在是不服不行。所以我之前上学的时候真是完全不懂欣赏。语文课本上那些真的现在读起来太美了。以前光觉得,嗯读着很舒坦。
所以说写作真的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虽然过程好像死了一样痛苦哈哈哈,其中还有各种心态崩溃,以及秦时明月原著的坑,真的回忆起来都觉得当时太痛苦了。
但是我觉得值得。
已经说了很长了。其中还有许多东西都写不下。手机里全是怎么写小说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