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芳最绝,悲喜交加盯着黑沉沉的天空,爱恨交织说:“小时候我最爱下雪天,因为我家在东北,一下大雪道路难行。学校就会停课半天。现在我可不喜欢下雪了。接送孩子简直能要了人命。尤其一到雨雪天,接孩子家长特别多。在多多学校前连找停车场都是难事儿。”
她这话题一开,几个同样是孩子家长的同事纷纷抛却那一点儿下雪闲愁,跟着吐槽学校前基础设施不够的状况。继而又聊到孩子教育上。苏仝听得不了解,转身去拨弄今早放办公桌的那一只纸质小蜜蜂:它翅膀做的可真精巧,只要微微一阵风它就轻轻颤动,活灵活现。
“我想我家多多寒假去上美术兴趣班呢。又不知道哪家美术班比较好。现在的课余班五花八门,让做家长的都不知道该挑什么好。”宋庆芳趴在咨询台上,忧愁无比摇摇头,正要询问其他同事打算,一抬眼就看到苏仝。
“小苏,你家里姐夫是不是搞美术的?对这方面有了解没?”
苏仝从蜜蜂翅膀上转移开视线:“我姐夫是在美术出版社。像文化馆美术展或者图书出版他可能熟悉。多多要上的小学生兴趣班,我估计他应该不熟。”
“那你能不能替我问问,他有没有在这块比较相熟的人?”宋庆芳也不失望,随口问出下一句。她本来真没指望苏仝会对她有肯定答复,却不料苏仝这回竟认真思索了两秒钟,然后点着额头:“你等我给你问一下。”说完,就迅速地抽出手机,手势极快,发了条信息。
不用问,这肯定是给温涵发的。
温涵的回复一如既往得快,只这回内容跟平常苏仝收到的那些低低切切的叮咛之语不同。温涵在正事上竟出奇精练干脆,一点不拖泥带水。他的答案像罗列清单一样,给她发了一串名单。还带了附录备注。将各个兴趣班的特长、指教老师、以及指教老师的资格资历,圈内声誉统统备注上。苏仝看得叹为观止。把手机屏幕示意给宋庆芳时,心里还在小小吃惊: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这些东西弄好,温涵的大脑CPU是以T论容量吗?
“你是怎么做到的?”中午休息的时候,苏仝好奇地向温涵发问。不光是问他罗列清单似的记忆力,还有他答应给她发邮件的事。
就在刚才下班前,她检查邮箱。已看到了他给她的手语视频。足足有八个压缩包,下面分别注着:中国手语、西班牙手语、美国手语、德国手语、意大利手语、法国手语等等等等。
苏仝看得直瞪眼,觉得之前在她面前柔和得简直没脾气的温涵就是一普通的特教老师。结果看了这个,她发现没脾气的特殊教育老师一下子变得高大上了。
原来聋哑界也是有外语的。原来全世界的聋哑人并不是想她原本想的那样,都统一使用一种语言的。原来聋哑人出国,要付出的,是比正常人多得多的辛苦和努力。
但她这句话问出,温涵却像没理解意思,他直接轻描淡写绕开了话题:“你看中式手语玩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