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1(2 / 2)

自然有些人不甘心,上疏皇帝,可都没掀起什么风浪,因为这次整肃让工部生生从赤字抠出五十万银两,原定拨给工部一百万两,直接可以省下一半,挪作军费,这下内阁里皆大欢喜,人人开心,张居正自然也不会去找赵肃不痛快。

到年中,张居正眼看条件成熟,便正式向皇帝上疏,提出考成法。

94

94、第章

考成法,说白,其实就类似于现代公司里头绩效考核,年初官员们把今年各自需要做事情罗列在折子里呈到京城,就是工作计划,京城会有专门人员将这些工作计划记录在册。比如你说去年县里洪水泛滥,今年要修筑堤坝,等到年底检查,好,堤坝没修,处分。处分程度也因你完成程度而不同,如果大部分完成,可能就是降职,如果完成率很低,那就是革职。

大明虽然有针对官员考核京察和外察,可除非是像太祖皇帝那样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人,才能震慑百官,否则这些考核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成为排除异己工具,隆庆六年曾经利用京察清楚高拱余党张居正当然再明白不过,所以“工作考核”实施就成当务之急,只有把那些尸位素餐官员淘汰掉,提拔一批会做事人上来,他后面那些改革才能实现。

这是张居正得意之作,在他之前,几乎从来没有人明确提出这样一个办法,而且对于那些只会埋头做事,却不会讨好上司人来说,考成法无异于一件好事。当然,这种人还是比较少,所以就算张居正身为首辅,也压不住许多怨声载道声音。

赵肃也赞同考成法,只不过他旁观者清,却也看到一些其中不足之处。

首先这里头对官员工作计划规范并不足够明确,赵肃建议把每一个部门具体职责分情况罗列出来,再根据各个事项制定具体奖罚制度。

譬如说一个知府,他今年需要巡视辖下所有县百姓,再将每个县情况上报,要主持府试,要征收赋税,要审理若干案件,那么如果他全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就能得到丰厚奖励,包括银两和全国性通报褒奖,其中银两奖励,则是从其它革职官员俸禄里扣除,不需要朝廷再出一分钱。

其次,考成法还容易出现一个弊端,那就是由上级下,工作计划层层积压。如朝廷要求某地今年需要征收多少税收,巡抚或按察使当然不可能亲自去收,这个任务就交给下头人,知府又分派给知县。

以前税收,没有明确强制性要求,朝廷担心老百姓负担过重,把赋税一降再降,低得不能再低,但即便这样,也有很多大户中户拖税漏税,官府也乐得清闲,收多收少没所谓,反正自己吃是公粮,损失是国家,但是现在不行,税收得少,今年“工作计划”没完成,大家都别想好过,所以知县感到压力很大,就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地主们,而地主们当然转嫁给佃户。其结果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考成法反倒可能失去它原来优势,成为老百姓沉重负担。

在几十年后,一个叫黄宗羲人,曾经总结过一条规律,说历朝历代所谓赋税改革,每改革一次,老百姓负担反而要相应地增加。这里头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涉及到考成法弊端,那就是考成法并没有按照每个地方实际情况来制定征税标准。无论是颗粒无收还是五谷丰登,全国只有一个统一征税标准,这就容易造成灾荒之年,下面拿不出一粒粮食,但官员为保住乌纱帽,还要强迫老百姓交出粮食。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在张居正死后,朝廷废除考成法重要原因,像王安石一样,张居正出发点或许是好,却忽略很多实际情况,而其他人只看到坏一面,不由分说就把这个东西彻底废除。

针对这个情况,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肃又向内阁和皇帝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考成法所制定征税标准要按照地区和收成不同来区分,有些地方今年丰收,那就按照实际情况多收一点,有些地方今年洪水淹没农田,那不仅要降低税收,还得拨款赈灾。

二是为防止各地官员中饱私囊,出现向下横征暴敛,向上瞒报情况,定期从朝廷派人到各地暗访抽查,如有发现这种情况,严惩不贷,以震慑余者。

世上没有一个完美制度,考成法也一样,但它所涉及层面,又如此庞大,如果能够很好地推行,不仅吏治卓有成效,国库收入也将大大增加,因此赵肃不希望它效果只能维持几年,更不希望它被彻底否决。

所以,他竭尽所能在给张居正拾漏补缺,让它起码在这几十年内能够适用,至于几十年后,他也并不担心,到时候文化开放早已达到一定程度,在他推波助澜之下,西方科学将会冲击这个古老帝国,届时自然会有有识之士,提出与时俱进办法。

从这几条建议,都能看出赵肃用心良苦,朱翊钧那边自然没有异议,张居正也不是不识好歹人,内阁由此进入几十年来难得一见和谐时期。张居正刚当上首辅,性格里霸道一面还不太显露,他又急于在考成法上得到内阁其他人认可,所以大家纵然在小事上各有异议,大方向上却很有默契地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朱翊钧也开始从军队下手。

自从戚继光那本练兵纪要刊印出来,发放全国军队将领之后,他自己也仔仔细细读好几遍,直到能把书倒背如流为止,并且要求驻边将领将自己在带兵过程中心得也写成条陈,上呈御前。

每个武将带兵经验都不一样,但这里头也不乏对军事一窍不通,纯粹是纸上谈兵人,东西写上来,是龙是虫,是抄兵书还是自己体会,皇帝对照着看,又找来久经沙场兵部尚书杨博一起研究,也能挖出不少浑水摸鱼蛀虫。

熟悉军事,解军事,是为在战争一起时候,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不至于被人欺瞒,两眼一抹黑,很容易闹出笑话,而且身为皇帝,也是军队最高统帅,理应拥有武将拥戴,但如果你没有本事,就算因为地位缘故而不得不让人屈服,也终究达不到打动人心,让人心服口服效果。

从小受赵肃熏陶朱翊钧很明白这一点,而且身体力行,每天起码要花上两个时辰亲自参与京营禁军操练,有时甚至亲自下场与将士一起训练比划。为此内阁不少人,包括张居正都强烈反对,认为天子不该和士兵厮混在一起,有失身份,但赵肃独排众议,与兵部尚书杨博一起,支持皇帝这样行为。

实际上,效果是显著,由于朱翊钧不怕吃苦和一视同仁,得到京营中不少将士拥护,而皇帝通过这样亲身实践,也想出不少办法,用来提拔有才能人,淘汰在军队里混日子。

为让皇帝能够更加熟悉地形地貌和战场上情况,赵肃让工部又做蓟州和宣大两地沙盘,而这个时期,在戚继光手下当兵贺子重,也会经常与朱翊钧书信往来,跟他描述一些实际情况。

当然,要指望贺子重书法和文笔是不可能事情,所以皇帝经常会在信中看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别字和病句。

这就又让朱翊钧发现一件可以做事情提高军队士兵文化水平。

在明朝当武将有几种途径,一是进士出身文官外放,像谭纶。二是世袭武职,像戚继光。三是通过武举授职,一步步升上去,像毛文龙。四是虽然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是跟着老大打天下,后来老大成皇帝,下面人自然也就鸡犬升天。

如今第四种情况几乎没有可能,所以明朝武将一般都要识字,但是对士兵就没有那么多要求。在这个时代,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明朝士兵地位极其低下,加上国库空虚,常常拿不出军饷发放,一支连吃都吃不饱,也没有任何信仰军队,怎么能指望他们打赢战

戚继光之所以百战百胜,就是因为他给

最新小说: 招摇 超级工业系统 咸鱼嫡女要摆烂,皇子夜夜来敲门 锦鲤福妞:我在年代当团宠 天行缘记 挫骨刀【强取豪夺】 挫骨刀 1V1 H 古言 永团圆 爱的前提不是漂亮 搬空极品爷奶家,团宠妹妹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