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良哈哈一笑“大人明知道答案,何必还说出这个假设张居正如火,而大人如水,火太盛,大明容易被烤干,水太盛,则容易泛滥成灾,二者缺一不可。大人先前不干涉张居正改革,而是从旁拾遗补漏,避免了与他正面冲突,这样计策确实很好,但是大人不要忘了,水火也是不能相容,您终究不是张党,您老师是被他赶出朝廷,您身上早就打上了高拱烙印,从一开始就不会被张居正推心置腹,所以这种合作注定无法长久,但凡与他意见相左,张居正都会认为您要和他作对。”
赵肃不语,吴维良指出问题,恰恰也是他所担心,所以先前他尽可能地避其锋芒,但是正如吴维良所说,这种平和局面绝对不可能长久。
“那末依你之见呢”
“大人一直以来,都遗漏了一个很重要问题。”
赵肃一怔“什么问题”
“真正与张居正不谐,是那些被张居正压制,在考成法中落马官员,张居正行事霸道,急于求成,考成法纵然收一时之成效,也必定让很多人心怀不满。所以您不上,那些备受张居正排挤和打压人,也会蜂拥而上,到时候不但便宜了别人,而且张居正新政那些成果,也会毁于一旦。反之,如果大人将来能接替张居正,那么在下相信,您必定会延续改善张居正那些施政方略,而非全盘否定,如此一来,大明才有希望延续中兴局面,当今陛下雄心勃勃,君臣合力,大明有救”
赵肃叹“真是句句刻骨入心,知我者,启善也。”
吴维良笑了起来,起身长揖“大人谬赞所以当务之急,是应对三日之后内阁议事,大人想与张居正势均力敌,就得有自己人马。”
赵肃沉吟“与我交好那些同僚,要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在外地,要么就是职位还低,可堪大用,只有申时行一人,总不能让我那老师又回来吧”
吴维良道“大人忘了,陈以勤、葛守礼二位大人就要返乡了,他们都是三朝老臣,手中必然有不少人才举荐,大人不妨问问他们意见。”
赵肃恍然。
京郊崇文门外。
陈以勤、赵肃各骑一马缓行,身后家仆数人相随,并着马车里陈氏家眷,却隔得有些距离,方便两人叙话。
前者一身葛色布袍,须发皆白,没了官服在身,看上去更像一个教书老先生,后者也是一身素淡颜色便服,衣袂随风而起,从容随意,却似魏晋名士。
这一行数人看上去像退休致仕官宦人家,京城百姓本也见怪不怪,只因赵肃外表着实出色,便引得路人频频回首。
“少雍啊,老夫还记得数年前,你外放莱州,也是送你到这里,只不过那会一起,还有高肃卿他们。”陈以勤微微喟叹,过了片刻,仰头高声吟哦起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赵肃笑道“陈老何故如此悲伤,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老田园,才是神仙生活开始,学生倒有两句诗要送与老师。”
陈以勤眉毛一动“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陈以勤低声重复了两遍,哈哈大笑“好,好东坡居士这一句,当真能振奋心怀,天下无一事不可勘破,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留恋这里”
赵肃拱手“陈老光风霁月,一生为官清正,千百年后,青史必留有您一笔。”
陈以勤摇头“身后之名,何足道哉,我为官数十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单有一项,老夫对不住高肃卿与你。”
赵肃道“陈老何出此言”
陈以勤叹息“当年高肃卿辞官时,老夫为他送行,他曾有言托付,说以你之能,将来必入内阁,让我在朝堂上帮衬你一二,可惜这几年下来,终究是让张太岳步步进逼,老夫人微言轻,起不了大作用,说起来,实在有愧于肃卿,也有愧于你。”
高拱辞官时,赵肃还没回到京城,也就没能去送行,他却没有想到这位脾气火爆座师,竟还托付陈以勤帮衬自己,心下既感动又心酸,想起当年高拱纵横官场,扶持先帝情景,更是感慨莫名。
“陈老莫要自责,时移事易,您已经尽力了,这几年来关照,少雍感激不尽。”
“寸功也无,何须感谢”陈以勤苦笑,“我和葛守礼在时,还能帮你一二,我们这一走,内阁就是张居正天下了。”
赵肃见他说到正题,也不绕圈子,直接就问“陈老在朝数十年,素有声望,少雍想请您举荐一二人选,以备递补内阁空缺。”
陈以勤仿佛料到他有此一问,拈须笑道“老夫心中,有两个人选,葛老哥走时,也曾托我向你举荐一人。”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陈老请讲。”
“一是前兵部侍郎魏学曾,此人乃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年前因得罪张居正被罢免,二是吏部侍郎许国,此人处事圆滑干练,却与张太岳不谐,只是后者苦于抓不到他把柄,无法将其罢黜。而葛老哥举荐之人,则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王家屏。”
赵肃苦笑“陈老啊,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这几个人,不是官职太低,便是与张居正不和,我若用了,不明摆着要和他过不去么”
陈以勤哈哈大笑“举荐在我,用与不用在你,要我说,左右那张太岳都想把你排挤出去了,再忍下去,你就要来和我作伴了。少雍,老夫欣赏你隐忍功夫,谋定而后动,不像高肃卿那般毛毛躁躁,可是有时候谋虑过甚,也容易坐失良机。”
赵肃敛容拱手,行了个大礼。
“多谢陈老教诲,此去前路漫漫,相见之日无期,还请您一路走好,多加保重,肃必以江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