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人是最多的,可能是基数比较大的原因,汉奸的数目也比较多。看过一些老八路的回忆录,也亲耳听过他们的讲述,得知在抗日战争期间,真正的日本鬼子数量实际上不多,光凭日本鬼子的力量,纵然武器多么多么先进,这些鬼子也会很快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死得会很难看。要不是这些熟悉本乡本土的伪军、汉奸、翻译官从中兴风作浪,助纣为虐,日本鬼子根本不可能成什么气候。
联想到日本鬼子千方百计对张作霖大帅下毒手,使出各种手段,致张作霖于死地。张作霖固然是土匪,是军阀,但是,很显然,在民族大义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日本鬼子不敢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迈入东北。中国的传统说法,爱国谓之忠,不忘先人谓之孝。某个自称军人,声称可以为国家放弃一切的名人,放弃抵抗,引狼入室,背叛尸骨未寒的父亲的基业,其劣迹斑斑,在有生之年实在无颜再见东北父老乡亲。
我还听到过一些人的言论,认为假如日本鬼子最终统治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就会在日本“人”的优良治理下蓬勃发展,现在的中国会更加先进。说这个话的人,真应该通过时空隧道,把“它”送到几十年前的南京或者平顶山,去感受日本鬼子带来的“先进生产力”。
在花姐的小说里,虽然并没有对于这段历史进行大范围的回顾和反思,但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实际上反衬出汉奸的可恨。
在小说中,二鬼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很显然,这些二鬼子很喜欢自己的汉奸角色,,已经完全接受在日本鬼子面前卑躬屈膝,在同胞面前耀武扬威的现状。这些,在二鬼 子的言行中,处处表现出“它们”对汉奸身份发自肺腑的认同。
同时,小说中对于那些处身社会最底层,却忧心国事,不惜抛弃一切,也要为国而战的老百姓的形象,也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其中,“妇救会长俊子挺着大肚子”也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这个情节要是让那些未放一枪就逃离家乡的东北军将士看到,不知会做何感想?还会不会找些借口来推搪军人的职责?
不久之前,韩国再次发起清算韩奸的运动,对那些曾经帮助仇人的韩奸,彻底予以清算不说,还要祸延其后辈,给这些家伙彻底打上 耻辱的烙印。相对韩国的举动,中国人在这个方面,实在是有些过于“宽厚”,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德报怨”的迂腐思想的沉淀。现今的日本政府,还在不遗余力地有意淡化其先辈侵华的恶行,可是,当今的国人,有多少已经忘却了先辈的鲜血?有多少沉迷于“中日世代友好”的假象中而不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