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2 / 2)

很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小说的地理位置是胶东半岛。人物是山村的农民和沿海的渔民,都是些很平凡的小人物。作者通过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文笔,加上浓郁的乡土气息,把那个年代风土人情,乡村风貌,海上风光,小城韵味等描述的非常详细。还有胶东半岛山里人的特有对白。仿佛令我身临其境,似乎看到了那一幕幕美景很淳朴老实的山里人。感觉就一个字,美!

故事里还对胶东半岛的一些民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新婚三日,新媳妇回娘家、六月六庙会是农家和渔家拜两位娘娘、腊月二十八,农家人如何过年关的场面、渔家人海上去媳妇的嫁船、年三十唱半宿大戏、哭坟风俗的由来及场面等等,作者把这些民俗放在故事里面,娓娓道来,在领略故事精彩的同时,也感受了民俗的风味,虽然有些故事的结局是悲剧……

从这些细节描写来看,作者花费了很多心思收集资料,才能写出这么有特色的乡土风韵,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在创作中是非常认真的。

第四个感受:女性人物

作者是一位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出现的女性不少,描写的都很细腻,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位:

杨华。一位女共产党员,由于工作需要,来到麦山夼的小学校当女教师。其实真正的目的不说大家都知道。从她一出场表现,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干练的人。刚到麦山夼,几句话就和俊子打成一片,无话不说,全然没有城里人的那种高高在上。

本以为作者会再在她开展工作之初会多花些笔墨,把这位女英雄如何宣扬抗日的道理,如何把麦山夼及邻近的几个村的的人们组织起来。很可惜,没有看到,作者寥寥几笔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要知道,开展工作之初没那么容易,不把打小鬼子的好处跟乡里人说明白,这些善良的农民是不会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也体现不出这位女英雄传播火种的丰功伟绩。

这位女英雄牺牲的太早,第十一章就遇难了。由于汉奸的告密,她暴露了身份,为了给乡亲们争取时间,牺牲了自己。第十一章的结尾很震撼,点明了小说的主题。也许,作者对杨华早早的牺牲的处理,是为了激起麦山夼等村的人们对小鬼子的仇恨,化悲痛为力量与小鬼子进行战斗!

俊子。说真的,这位女性人物在小说的开始印象不是很深,也没把她当成主要人物。家里遭难,和老父亲投奔吉顺嫁了个好老公,杨华牺牲前,感觉她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做家务,看不到一个苦大仇深,杨华未来的接班人应有的积极表现。

但在在杨华牺牲后,她好像换了个人似的,突然间成长起。掩护在麦山夼养伤的伤员们表现得有勇有谋、率领三十几个民兵歼灭了又是几个鬼子的畜运队、带领独轮车队为部队运送物资时面对敌人的英勇表现等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最令我感动的是,为八路军抚养刚出生婴儿的故事,为了那个小宝贝的健康成长,狠心给自己的孩子断奶。虽然这类故事影视小说中出现过无数次,但在这部小说中重新看到,还是一样会感动。很可惜,看到这一个故事中小鬼子进村绑了老栓的时候,已经到了VIP章节,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如何,但愿大人孩子们都能吉人天相……

最新小说: 和哥哥的恋爱日记 香山浔风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