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华遇难的篇章里,我们也看到了在抗日时期,一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汉奸的嘴脸。王伦,三福子在小说中仅仅是一个代表人物。出卖灵魂的汉奸们在帮助日寇残杀同胞的同时,他们得到善报了吗?没有,小说中三福子的母亲,被日寇炸伤后又悲愤交加的自杀而死,就是真实的写照。
杨华牺牲后的篇幅后,作者陆续描写了反抗日寇的一次次战役,从十三门楼到文海城,从架子山到柳叶岛,有惨烈的战争,有机智的取胜,也有壮烈的牺牲。通过这些篇幅,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持久而惨烈的全民抗战。
3 特殊人物的抗战
全民抗战的概念,不仅仅是说当时中国的各党派,各路军队和各阶层的人士,都投身于抗日洪流中,就是最普通的民众的各种职业各种地位的人们,同样是将身付浴血,义无反顾的以各种形式参加到抗日的正义斗争中。
小说中,首先向我们描述的是以为小道人宋修林的英勇的抗日事迹。第十六章日本军队进入天后宫后,对他的毒打,以及数次无辜的遭遇,让这个远离红尘修身养性的道人投身于抗日的洪流。在参加了八路军后,这个曾经的道人展现出了英勇的气概,屡立战功。
小说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抗日群体,那就是以蝶儿为代表的风尘女子。从传统观念来说,风尘女子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甚至是与肮脏无耻划等号的人物。在一般人看来她们也是在关键时刻最容易丧失尊严和气节的人群。但是,小说向我们描述了她们的另一面。
蝶儿是一个被日寇残害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妓院的风尘女子。她的遭遇可以说是很多风尘女子的不幸遭遇的代表。人虽然沦落风尘,但是作为中国人,面对日寇,她们骨子里的中国人的气节并没有丧失。
虽然是风尘女子,但蝶儿照样是有少女情怀的。她爱上了作为汉奸的翻译官田丰渊。这个情节从人伦常理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在没有被民族大义感召的风尘女子很正常的选择。但是,她的生命转折点,从她的四叔袁时略而改变,在抗日的感召下,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她不但以得天独厚的身份,成为我们抗日力量安插在日寇内部的尖刀,还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看到这里,我不但惊叹,而且感到了作者颠覆传统观念的手笔。
蝶儿,一个为世人所不齿的风尘女子,成长为抗日英雄,最后用鲜血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我们不得不说,抗日,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是什么身份和地位。小说中,蝶儿墓前“袁门烈女芳秀之墓”便是对她高尚精神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