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小时候起,就没有人说过我是一个好孩子,学习糟糕,调皮捣蛋,我记得我学习开始突飞猛进是母亲离婚后,当然这是后话,有一天别的父母拿大拇指夸奖我,说我是个好孩子,老师摸着我的头说我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这是我才发觉,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已然成为在被人眼里是令人羡慕的三好学生时,母亲又变卦了,我记得在她刚离婚的时候,有天夜里她冲进我的房间嚎啕大哭,并抱着我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唯一的希望,记住要好好学习,让我为你骄傲-----我想就是因为那句话让我奋发图强的。
很显然,岁月证明我不是我母亲的希望,至少不是唯一的,在我十一岁那年,她再婚了,这次嫁的更远,在南方,在上海,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他们两个是怎么认识并且好上的,也没兴趣,只不过对方是初婚,不介意我母亲的身份,却介意有一个拖油瓶,因此,我母亲就把我寄养在了外公这里,她临走前对我说的话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乖,听外公外婆的话,妈妈以后会常回来看你的,现在回想起来,她俨然也没做到。
别以为这是我悲惨生活的开始,恰恰相反,这是我童年里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这跟大学生活的快乐还不一样,因为外公外婆最爱的就是他们的这个女儿,所以他们最疼的也是我,而且还要长期寄养在这里,那感觉就跟又添一个男孩没什么两样,他们认为北京花销太贵了,所以就决定搬离这里,然后就找到了我充满童年回忆的地方-----河北廊坊,在这里,外公靠着在北京卖房子的钱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而我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
考上北京大学是我压根儿没想过的事,直到现在我也把这个美好的意外归功在我那个每天早晨要到杂货店附近庙里拜拜的外婆的身上,因为她老是在菩萨面前唠叨一句话:请我家壮壮(我小名)快快长大成人,考上北京的好大学。菩萨听的耳朵里磨茧子了,一不耐烦就把我丢进了北大。
对了,我本姓也不是于,虽然,我一直把于博扬当我的本名,但是自古孩子随父姓,那个男人姓张,是的!如果严格来说,我叫张博扬更为确切,姓氏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改了的,随了外公,这就是于博扬的由来,其实我根本就不记得小时候的那个我,我的意思是北京的那个幼小的我,在我考入北京大学以后,哦,就是在那时,有一次跟上官严在外吃东西,偶遇了一个老太太,想必那位老太太跟童年的我在某个阶段有关联,闲聊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是张孝义啊!就是张逸夫以前老婆生的孩子!”听到这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太太说的是谁?我父亲既不叫什么张逸夫,而我也不叫什么张孝义。
上官严是我在大学里认识的,说实话,我跟他本不该认识的,因为我俩虽身在同一所大学,可并不是一个专业,他是中文学,我是金融管理,没错!我也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我记得上官严在大学对金融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就因为这个,在参加这个葬礼的时候,听说上官严不仅继承了上官家的公司,据说还搞得有模有样,我只能说遗传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东西,哦,不好意思跑题了,我是说,我本没什么机会认识他,当时是这样的,他与她那个来自重庆的室友关系不好,刚进一个屋檐就互看不顺眼,恰巧我的室友也是重庆人,火车上想跟着一起来北京求学的,这只能说是缘分,有一天,我那个重庆的室友拖着浓重的川味话跟我说了他的想法,我觉得我没理由拆散一对好基友,所以我就说:“没问题!是我搬过去还是那个所谓的有钱少爷搬过来?”
当然,当时有钱少爷不肯搬来,因此我只好搬过去了,到后来有钱少爷跟我混熟了以后才跟我说:“这是我的地盘,要滚也只能是他!”
乖乖!果然是少爷脾气。
这就是我怎么会阴差阳错认识有钱少爷的,而有钱少爷也有名字,上官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