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将寺院的墓地和公园墓地混在一起,产生了很多误解。设置墓地时,缴纳的永久使用费指的是取得在寺院中设置墓地的费用,并不是只要付了永久使用费就可以将墓地永远设置在寺院中。
让包含墓地在内的寺院能够持续运作的费运(护寺会费)以及清扫墓地以及维持管理的费用(墓地管理费),都是檀家须负担的。除此之外,为工让寺院持续下去,所有檀家都必须出钱出力,因为寺院本来就是这样的设施。
因此若不缴纳护寺会费等费用,就会失去檀家的资格。墓地也会被视为无缘墓,寺方会取出遗骨,将其移到无缘供养塔之类的地点和其他的无缘佛一起祭祀。过去檀家消失的原因,只限无人继承或连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都没有的墓地,因此才会称为「无缘墓」。
然而近年来因为核心家庭增加和居住流动率攀升,就算有继承者也可能会出现接近无缘的状态。另一方面,因为核心家庭的影响,墓地空间也不足。即便是檀家想在寺院设置墓地,也没有空间可以设置。因此,纵使寺院想将接近无缘状态的墓当成无缘墓迁葬,也须处理非常繁杂的手续。
要将墓地当成无缘墓处理,首先要在政府公报刊登这个消息。
一般说来,光是政府公报还不够,也须在报纸之类的媒体刊登广告。明示死者的籍贯和本名,呼吁拥有墓地权利的所有人出面,若是不出面,那么这个墓地便会成为无缘墓。同时也得在墓地上竖起同样内容的立牌,若是经过一年都无人出面,就向自治体酋长提出公报、立牌的照片等必要文件,由其认定为无缘墓,寺方才能以无缘墓加以改葬。
这些手续真的非常麻烦也很花钱,尤其光是在各大报刊登广告便是莫大费用。更重要的是,站在寺院的立场,自然不愿意随便处理檀家的事。
檀家很可能根本没注意到公报或是报纸的广告,仅仅因为工作或家庭的关系而很久没去扫墓,结果一去却发现最重要的墓地消失了——这是寺方极力想要避免的状况。因此,寺方也还守着很多无缘状态的墓地。吉兼家一族的墓地也是如此。
「最后的供养距今有六十年以上了,大概亲属也都不在了,可是也不能就这么认定……」
问题主角的吉兼家在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时已经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寺方保存的死者名册里并没有友三郎的记载。根据墓志,最后留下来的名字是一名叫三喜的女性,她似乎是友三郎的继母。友三郎的生母在生下他后就死亡了。
吉兼家死者名册的最后一笔记录是三喜的一周年法事,因为没有友三郎生父和兄弟的记载,吉兼家可能在三喜的一周年法事结束后,就离开当地。在那之后,还有另外两户吉兼家也是隶属国分先生当住持的寺院。其中一家的记录在战前断绝了,另外一家则在吉兼初父亲的十七年忌结束后失去记录。
「可是,有个很奇怪的记载。」国谷先生指着影本。
吉兼家最后的死者是「三喜」,她是户主吉兼康葬的「妻」。她死亡的前一年有「一副妇人图」的记载。
在一连串的死者名字当中,突然出现了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