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方右山依然是失望而归,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假设了,心想自己一定是受到北山那个黑影的刺激,总在胡思乱想,总想把自己构思的故事牵强附会的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这怎么有点像痴人说梦,自己不过是个小说作家,所有的故事全是编造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随然这样想,方右山还是不死心,也许这就是他的性格,就像他对待丛兰一样,都六七年了,他依然把丛兰假想为自己心中情侣的样板,而拒绝其他女孩的爱。要不是那次同学相聚自己偶然和丛兰相遇,不知这种失之交臂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如果丛兰没有离婚,方右山也不知道在爱情的问题上,还要迷茫多长时间。理论上讲,这应该算作偏执狂。但是方右山却不这样认为,人的一生能够让自己钟爱的人或物并没有几个或几样。与其和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人在一起,不如独身,不如把理想的影子放在心中,就像水中望月、镜中观花,那种想象永远是最为美好的。
连续几天,方右山都没有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第一个计划就此被方右山从脑中勾掉。
在观察高彤的同时,方右山也仔细思考了陈老伯事情,他也做过这样的假设,虽然仅仅是假设,但是并非没有根据。
从王明初和高彤都经常去北山的情况看,他们跟陈老伯可能有很大的关系。难道自己在小说中构思的,暗示王明初和高彤的人之一就是陈老伯?方右山面对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新问题,有些一筹莫展了。但是他还是为小说添加了下面的内容。
陈老伯就是同流合污之人(当然,方右山临时用了陈老伯的真实称呼,当他的小说完成后,他将把所有主人公的名字全部改掉)。
×××首先摸透王明初的性格,当他认为王明初就是自己可以利用的对象是,就开始制造场景,当然最初的场景就是从赵从田贷款开始,×××与赵从田合谋以虚假的手段在银行骗取贷款,第一笔贷款必须按时还贷,他们的计划很周密,制造了赵从田的信誉,然后就把王明初拉进来。对王明初施以恩惠,同时给王明初安排一个女人,当然这个女人也是他们的同伙。
这个时候,×××就和陈老伯合谋,让陈老伯饰演了一个鉴证的角色。×××通过鬼魂的暗示,让王明初逐渐适应鬼魂之说,因为受到暗示的次数太多,久而久之王明初的脑子里就都是关于鬼魂的故事,当×××通过安排假象、安排虚幻的情景,使王明初辨不清真假的时候,王明初就会按照×××的那些虚幻的暗示,来到北山,不管是去看病还是去上香,都会找到陈老伯,陈老伯以看病作为幌子,再次对王明初进行心理暗示,并把关于北山的恐怖传说将给他听。由此,王明初就更加怀疑自己,时间一长,他就会疑神疑鬼,而且诱发癔病。因为像这种暗示方法出现的病症,不会产生机体组织明显的病变,所以在医院检查的时候,不是轻易就能确诊。
×××、赵从田、那个女人和陈老伯用了很长时间终于把王明初逼到一个他们希望的状况,然后就采用特殊方法,骗得钱财,当觉得王明初不能在继续利用的时候,就杀他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