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之后,就是四寺。也就是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以及光禄寺。四寺长官为卿,副手为少卿,其后所属不论。
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庭。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
【本书纵横首发,几字微言著,求收藏求红票哦亲们最有爱了是不是……<a href="http://book.zongheng.com/book/230777.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book.zongheng.com/book/230777.html——</a>微言读书群:15146926国色读书群:135726218。虚位以待】
第五十一章:政治(下)
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
其后,便是太常寺,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比较关键的,是太常寺还执掌太医署。后者尽管是冷门的中枢部门,却时常会被天子关注,故而,因为太医署太常寺还算是比较重要的。只是或许同样因为权重,太医署的署令比较独立,不大服太常寺的管。
太常寺后就是光禄寺,本来还有个太仆寺。只不过两寺事务在华朝被重合,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同时,还负责皇室车马,以及天下马政。基本上,就是管皇室食行的地方。
还有其余七佐,这个说起来就大头了。
七佐,便是中枢七个佐理的部门。
这第一佐就是宗人府,主管天下皇室成员的庶务,专业性极强。基本上就是由超品辈分高的亲王担任。
第二个是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是个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上传下达,职务关键。
第三个是国子监,也就是全国最高的教育机构。之所以不说最高学府,是因为石鼓书院的出现,让南北二京国子监的地位受到冲击。好在,书院培养的是精英化人才。三五年也未必收一批学生,量少菁英。故而国子监依旧是个十分重要的部门。
再加上国子监还有指导全国教育工作的地位,故而,国子监祭酒依旧是个清贵高品的职位。
第四佐就是詹事府,也就是负责辅佐太子的地方。是给太子安排班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