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水转大纺车的工具机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水平,即使是用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纺纱机器中的工具机为尺度来衡量也是非常卓越的。比如历史教科书上大书特书的“珍妮”纺纱机最初仅拥有8个纱锭,后来才增至12-18个纱锭;而大纺车却拥有32个纱锭。“珍妮”机仅可靠人力驱动,而大纺车却可以水力、畜力或人力为动力。
可见,哪怕是在工业革命初期,中国的甩开西方世界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至于经济上,那更是毫无疑问的超级帝国。
那么,在什么时候,天朝帝国被西方甩开了步伐呢?
苏默想的有点远,黄灿则还在继续滔滔不绝地介绍:“大纺车虽然是用于纺麻,但稍作修改,缩小尺寸,又可用来捻丝……”
此刻,一直晕乎着的苏水华终于打断了黄灿的话,提问道:“那是否可以纺棉?”
黄灿作难,棉花毕竟和丝麻是不同的:“暂时不行!”
苏水华凝眉,一干主事人互相对视,解释看到了眼中的期盼。这里没一个傻瓜,相反,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之辈。苏默带他们来这里解决人工问题,显然就是指的这些水力大纺车。
能够用机械代替人工,其中能够产生什么变化,哪怕大家一时间还没想那么深远,但光是人工成本降低,也足可令人兴奋了。
节省了丝绸所需的工人,此减彼增,棉纺可以用的工人就更多了,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
而苏水华就想的更多了,若是水力大纺车可以纺棉,那岂不是棉纺的成本可以大降,产量也可以大增?
由此,一增一减,多出来的可都是利润啊!
只可惜,水力大纺车不能运用到棉纺作坊里。
“唉……”从黄灿口中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一片叹息之声响起。
这个叹息声惊醒了苏默,回过神来,笑道:“都唉声叹气地作甚,现在暂时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黄道婆未出来的时候,谁想到棉布竟然可以这般方便快捷地纺织?”
苏默这么一说,苏水华也反应了过来,一把握住黄灿老茧纵横的右手,激动地说:“不错,济善堂的工匠院是不是?我记住了,黄老师傅,您老尽管研制开发,人力物力,还有相应的技术资料和其他合理条件。您老只管提,只要能研制出来,奖,大大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