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若瑜也在舞台上与卢易生导演短暂拥抱,用中文道喜,卢易生导演不卑不亢地接过奖杯,站到舞台中央,发表自己的感言。
“我将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电影。”他没有太多激动的情绪,反而整个人镇静温和,“电影也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生。我是个很普通的中国人,可能不如其他人勤奋,也不如很多我们国家的电影导演有天赋,但我热爱电影,喜欢用镜头去讲一些故事和自己的思考。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感激,但我更想感谢的是有电影的存在,让我这样的人能有很多不普通的际遇。《行难医》是我决定最后一部拍摄的电影,我所有想讲的故事,都讲完了,所以谢谢大家在漫长岁月里的倾听。这部电影让我遇到了很优秀、很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以后就听他们继续讲故事吧……谢谢我的家人支持我拍电影,谢谢团队的成员,也谢谢戛纳评审团的各位。”
卢易生导演举起奖杯,认真看了须臾,随后坦然笑起来,走到舞台前,深深鞠躬。
他态度从容,把获奖感言说得像一场温柔的道别。
在场的很多人明明都知道,这个奖项多半就会花落卢易生,但真正听这样一个老艺术家娓娓道来自己的感想,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从业者,都为之动容。
盛林激烈地鼓掌,一侧头,却发现从未在人前流露短处的傅子越,竟热泪盈眶。
“你……你要哭吗?”盛林往他身上趴,紧张又小心翼翼地询问。
傅子越忍了忍,冲盛林轻轻的笑,“没有,我是很感动。”
盛林有些理解,又有些懵懂,傅子越看出来,同他解释:“卢导拍电影的年代很不容易,也遇到非常多坎坷和阻挠,但尽管这样他还是很坚定地说热爱电影,甚至坚持到了今天,收获这样的圆满,是很难得的。”
傅子越对电影有很深的情怀和坚持,这甚至不仅仅是工作那么简单。
盛林原先似懂非懂,但此刻坐在这里,周围都是和傅子越一样心怀热忱的人。庞大而相同的情绪似乎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场,让原本无关此道的人也得以感同身受。
他突然明白了。
很早之前,在这部戏拍摄的时候,傅子越曾经因为生病的事和他争执过,他们甚至险些分道扬镳。
傅子越为的也许不是工作,而是他演员的身份。他身为演员,在整个剧组里所扮演的齿轮一样的角色。傅子越哪怕牺牲自己,也想要保住那个偌大的机器……他甚至是为了成为这机器中的一员,才会来到盛林的身边。
是因果的关系,不是主次的关系。
傅子越就是卢易生导演口中,那个需要继续去“讲故事”的人。
因为他不顾一切的热爱,也无可比拟的优秀。
盛林莫名很骄傲,他并非突然发觉,只是终于坚定,傅子越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而这样的纯粹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