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才一进城门,李国培便笑向众人抱拳道:“各位大人!京城已到,想来逆贼曹大通也无法有害诸君了。末将就不一一送回府去,还请各自散了吧。”群臣愕然。
这一路走来,大伙儿皆亲眼所见大皇子被他敬如主子,全都以为他要以皇眷群臣为质独霸朝纲;偏近些日子圣人数回暗示有心立二皇子为太子。许多大人在半道上借文房四宝写好了檄文、甚至修改再三,还互相看过、攀比过,只等这个兵匪子拥立大皇子之时好砸在他脸上!他竟然放众人走?群臣走了他还怎么拥立?他到底拥立不?若是不拥立文章岂不是白写了?
李国培见他们皆不动弹,奇道:“怎么,莫非诸位非要末将护送至府门么?”
有些受惊的官员女眷闻言齐声大喊:“不劳将军费心!我们各自回府极妥当!”顿时一哄而散。各家王爷见他的人果真不拦着人跑,趁机溜走;唯有贤王司徒磐还留着。又有许多武将因被困了这么许久,早憋得手足生锈,听了这话也大都赶忙跑了。
李国培因望着一群文官道:“末将要护送诸位娘娘与皇子殿下回宫,列为大人也一起去么?”
许多写了檄文的大人忽觉他保不齐欲趁人不备在宫中偷行拥立,忙说:“我等与大人一齐送诸位千岁回宫!”
李国培笑道:“既这么着,便一起去吧。”
遂催动人马,闹哄哄的送将圣人的大小老婆并孩子送往皇宫,一路走一路喊,“安远将军李国培护送诸位娘娘皇子公主回宫啦~~~安远将军李国培护送诸位大人回京啦~~~”无数百姓在旁围着看跟着走,许多爱热闹的皆拍手叫好,不明真相的大声夸赞“李将军国之忠良!”憋得那群怀揣檄文的恨不能当即就把檄文拿出来。
这会子还没人知道,李国培下头有一哨人马已悄然接手了城门防卫。
到了宫门,李国培翻身下马,向门口的卫士一拱手:“兄弟辛苦!末将李国培,特护送娘娘皇子公主回宫。既已平安送到,末将乃一外将,无圣谕不敢入宫,就此辞别。”言罢,再不管那一群乱糟糟的皇眷并文臣,领兵撤走!
卫士们险些要喊他等一等了!须知宫中早有郭诚刘登喜预备好了一众刀斧弓箭手埋伏,只等他一提拥立、乱箭齐发的。他竟走了!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恰这会子,有位太监尖声大喊:“将军留步!”
李国培带住马来回头一看,一位公公匆匆跑了过来,向他打了个千儿:“杂家是宫中一位娘娘身边的,奉了娘娘之命特来相谢将军一路护送。御林军救驾去了,若无将军相护,谁知道有没有旁的逆贼趁虚而入?将军假意唱了出黑脸、日日不给诸位大人好脸色瞧,实则为的是惊退旁的宵小之徒,实在用心良苦!杂家代主子多谢将军!”说着,竟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全场愕然!
李国培怔了片刻,旋即长叹一声:“竟然有人知我!末将纵然顶了个狂妄无礼之罪,也知足了。”遂拱了拱手,并未下马与那不知哪位娘娘谢恩行礼,领着人干脆利落的走了。
众位文官一片哗然。莫非我等皆误会了李将军,李将军当真是国之忠良、压根儿没想过行拥立之事、乃是为了以防旁的宵小趁天子东狩胡作非为?是了是了,他这么一来,旁人纵有此心也必不敢轻举妄动,故此皇眷与群臣能平安回京。哎呀呀,我等俱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啊!一时个个面有愧色,恨不得这会子就将怀中檄文烧了。
后娘娘皇子们回宫,大臣们回家,京中暂回复如常。除了天子不知身在何处,御林军大都出了京,李国培的人马非但没离京半步、甚至接管了四面城门。
林海苏铮听探事的下人回明宫门之事,齐齐以为自己错怪了李国培,万分愧疚。苏铮便欲回家。葛樵心眼子多,只觉得此事不对劲,死活拦住了,非说自己得的是贾环的拜托,要等贾环的话才肯放他走。苏铮不乐意了,撅起胡子发了半日的脾气半分无用,当即打发人往荣国府去喊贾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