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换了司徒磐盯着他半日,直至贾琮无聊得犹豫要不要拿本书来看,终于听他说:“想。”
贾琮撇嘴道:“用得着考虑那么久么。”遂向他认真的说,“既然想,我琢磨着,贤王哥哥不同意宁王等人行分封,大约是自有一套法子,想不在史书中背上骂名而得手江山,可对?”
司徒磐泰然道:“对。”
贾琮道:“大谬。你若答应分封才能不背骂名;不分封,这个骂名你背定了,能背上万古千朝。”
司徒磐偏了偏头,不言语。
“天下人多,人多嘴杂,文人之嘴尤其杂。出名的人少,不出名的人多,偏文人都想出名。贬骂有本事的人,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极容易出名。贤王哥哥来日若能成一代明君,后世想依靠变着花样骂你贬你而出名的人,必然将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今上有七个儿子!虽然失踪了一个,其他六位个个比你名正言顺,你想不背骂名的弄掉他们是不可能的。故此,你虽然是今上的同母弟弟,你虽然一直在帮着今上,从皇位继承上来论,你与其余六王毫无区别。以旁支继位想不背骂名,有两法。其一是天子无嗣。这个无嗣是指没生出来或是养到半大,例如汉桓帝、宋哲宗。养大后弄死的不算,弄死的皇子都会算在继位者头上。不论是不是你干的,反正就是你干的。”说完他喝了一盅茶。
司徒磐默然片刻,道:“我素知你洞察人心,此言有理。其二呢?”
贾琮道:“其二便是如汉光武帝刘秀一般了。先将天下拆了——虽然拆汉朝的人是王莽不是刘秀,横竖拆了——既然拆了,原先的那一套皇室传承便没了!余下谁姓刘都可以重新将此江山拼合起来。谁有本事拼合那椅子便是谁的。”司徒磐轻轻抽了口气,贾琮望着他嘻嘻一笑,胖脸笑成一只大肉包子,“在下以为,贤王哥哥比旁的诸位王爷皇子都有本事些。”
司徒磐眼神有几分松动。
贾琮接着说:“再有,贤王哥哥纵然这会子能出去,想拦住分封也是不可能的。分封在眼下已是大势所趋。”
司徒磐皱眉道:“我朝素来平稳安定,分封哪里能成大势。”
贾琮道:“所谓大势,就是多数势力想要的局面。即多数势力会努力做些事,使得那个局面成真。眼下之局势大约是前所未有的,故此无史可鉴。史上朝末动乱多因朝廷**君王昏庸,致使民不聊生。那个时候,百姓便是势。偏不久之前我朝还四海清明。故此平民百姓既安然且散漫,无力成势。而因先帝常年手握兵权、半分不肯分给今上;他驾崩后今上当即落入贼手,尚且来不及握住兵权;致使天下兵马一时无主。当下能成大势者,乃是各地方大员和领兵将军。我素来认为人性本私,须以律法等各色规矩掌控方能压制私心。自然,大公无私的人也不少;只是重私心者要多得多得多得多。”他长叹一声,“拆了天下的看似诸王,实在是先帝。天子当执掌天下。而先帝居太上皇十几年不放兵政之权,使天子有名无实。要知道,越界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之事。”贾琮挤了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