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爷亲替他斟满了一杯酒,道:“甄老弟,莫发愁。天下之大,何愁没有明主?”
甄藏珠苦笑了下:“多谢包大爷。”举起来一饮而尽。又是一声长叹。
二人闷头吃了七八杯酒,包大爷也叹一声:“只是我们家已预备了许多石料木料。”
甄藏珠哑然:“你们也太心急了!”
包大爷苦笑道:“谁能知道甄家还有你这么一号亲戚!”
甄藏珠想了想,道:“珍惜木石料纵然你们想囤也囤不了多少,我那侄女进王府日子并不长。留着慢慢卖无碍。你们预备的多半是寻常木石料吧。”包大爷点点头。甄藏珠瞧着他笑了下,眼中写着:就知道你们预备以次充好。包大爷也笑起来,自罚了一杯酒。甄藏珠又想了会子,“有别处需要大兴土木么?”
包大爷摇摇头:“吴地本来底子齐全。”
甄藏珠问道:“听说卫若蘅将军去台湾府了,不知何时回来?”
包大爷一愣:“算算日子也快回来了。甄大人认得他?”
“不认得。”甄藏珠道,“然大成国与台湾府往来不少。听去时常去那头的人说,台湾府满大街的新鲜屋子,什么公园、广场、博物馆、音乐厅、大戏院,连学校都建得极好。不如等卫将军回来问问他,挑两样台湾府那位哪咤新鲜想出来的玩意儿,在吴国也建两个,刚好用掉包家囤的那些石料木料。但凡不是给王爷修来享乐之用,建完了就建完了,不至于后患无穷。实在都不合适,把学校翻新一遍替王爷挣名声也是好事。”
包大爷眼神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又思忖会子,含笑瞧着他道,“甄大人,你果真如老三所言,是个大才!”
甄藏珠含笑道:“既是我们甄家的人坑了你们包家,总得想法子帮你们描补描补不是?”
包大爷哈哈一笑:“甄大人,我劝你少与那家子往来。那些都是白眼狼。”
甄藏珠微笑道:“包大爷放心,下官打过狼的。”
包大爷又笑,命歌姬斟酒。歌姬替他二人斟满了两杯,包大爷举起杯子来:“既这么着,甄大人放心,令侄女儿在王府里头必平安得宠。”
甄藏珠吸了口气,并未端酒杯:“包大爷,那家子与下官不过是同宗罢了。下官没闲情逸致管他们家的闲事。替他们挡了此一祸害,不过是谢谢我那族叔帮我埋葬全家罢了。”又摆手道,“那般糟心的亲戚,下官不想要。”
包大爷放下杯子道:“甄大人,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好歹你们都是一个祖宗。甄应嘉虽不是什么好东西,横竖也没什么本事,能替甄大人惹的祸事有限。再说,不是还有愚兄么?”甄藏珠皱了皱眉。包大爷又换上一副怜悯神色,“令侄女也可怜的紧。才十五岁,竟让甄应嘉如面团儿一般捏在手里。甄大人那孩子若还在,也差不多大了吧。”
甄藏珠道:“十八。”眼中渐渐柔和了些。
包大爷劝道:“甄大人只当是可怜可怜那没爹的女孩儿罢。”
甄藏珠瞧了他一眼:“我那叔父既已经没什么本事,包大爷何故想把下官与他扯在一起?横竖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包大爷笑道:“才不是说了?令侄女儿可怜。她只得十五岁,如今最是得宠,且瞧那意思还能得宠多年。”
甄藏珠缓缓点头:“下官明白了。”乃轻叹一声,举起了酒杯。
包大爷大喜。二人“当”的一碰杯,俱仰脖子饮尽杯中之酒。包甄两家算是结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