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点头:“绑架。若不是告诉太皇太后宫外的圣人已入伙,她哪里会肯给那么多银子。”
“我糊涂了。”侯明满眼疑惑,“钱是太皇太后的。她既要给孙子,与郭公公何干?”
杨安解释道:“紫禁城戒备森严,内外无法传信。圣人在宫中时还想当个皇帝,出去后便已不想了。太皇太后不知孙子志向已变,遂将银子交给郭公公,让他辅佐圣人得天下。圣人不愿意离开好日子,郭公公便绑架了他。可明白了?”
侯明想了好一会子才想明白,道:“原来如此。郭公公既得了银子,为何不撇下小圣人跑?”
杨安叹道:“因为郭公公的主子、春天死的那位先吴王,觉得燕摄政王贾琮心思不正、早晚必反。遂命郭公公和鉴如大师设法将他弄下去。”
侯明脱口而出:“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么?与吴国何干?”
“就是就是!”插不上话的几位连声赞成。
杨安低笑道:“多管闲事倒没什么,天下多的是人爱管闲事。我只觉得吴王小气。选一僧一阉来对付一个摄政王。他们有那本事么?既强命他们做了件难事,难道不该吴国出钱?偏他一个字儿都没出,只让那二人满天下的化缘。终是诸位王爷没一个肯出钱的,只哄到了一个瘫痪多年的老婆子。可怜圣人好端端的等着当新郎官,被他们绑架出来做旗杆子。若不是看圣人在,我定不会投他们的。”
有个小头目道:“他们这不就跟曹孟德一样么?”
杨安想了想:“有些类似,但不一样。曹孟德是自己想成就大业,郭太监是为了替老主子做事。除了他已死的老主子,旁人皆不在他眼里。”
侯明与圣人有打牌之谊,得知他身份后还颇为自得,愤愤不平道:“我就看郭太监不是个东西!每回我们操练,圣人脸上一点笑意都没有。”
“算起来圣人生在京城,正是燕人。且燕国大治他的脂粉铺子生意才好,摄政王有本事燕国才大治。”杨安叹道,“寻燕国的麻烦并非圣人之意,依我看,还不如陪圣人做买卖去呢。横竖咱们入伙只看两样:圣人和钱。钱是圣人祖母的。火。枪都买不到拿什么跟燕军打。”
侯明忽然明智了一把:“况且钱是会花完的!两千多人要吃喝拉撒,还要练兵。花完了如何是好?”
“可不么!”几个人都说,“还不如陪圣人做买卖呢!”
杨安看了他们会子,忽然将众人招笼到一处低声道:“要不,咱们清君侧吧。”
正文 第838章
这两年燕国富庶, 乡下多房屋。杨安等人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一个大村子,村中闲置屋舍不少,还是新盖的。遂返回镇中将圣人、郭太监和袍泽们引过去。辛苦数日, 可算能睡到一个囫囵觉,众人好生歇息了一宿。
次日一早,兵士们精神抖擞, 又吃饱了饭,浑身是劲儿。杨安趁人不备告诉圣人:“待会儿我们练拳,您过去瞧瞧。”圣人点头。他又大步走入郭太监的屋子道, “我们要练拳了,公公陪鉴如大师去指点一二可好?”郭太监也答应了。
不多时, 兵士就在村外空地练拳,圣人与鉴如郭太监都过去瞧了。杨安负手穿插查看, 渐渐走远。侯明就在最前排,望着圣人直笑, 还偷空招了招手。圣人心想, 杨安偷偷让自己来看练拳总有缘故,以为侯明有话说, 便走了过来。侯明遂停下打拳跟圣人说话。他左近几个人见了,也都停下打拳听他们说话, 杨安早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鉴如不大高兴,呵斥道:“好生练拳,做什么呢?”
侯明瞧都不瞧他一眼,比比划划的同圣人说些不沾边的事儿。圣人自小养在深宫, 这两年也不过是个商贾,店中事物也非自己打理,全然不知军务。兼之他本是被绑架来的,对鉴如又惧又恨。然入了燕国境内,他胆儿反倒大了许多。见侯明等人不搭理鉴如,遂也不搭理他。几个听热闹的还蔑然瞧了鉴如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