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得有赵国百姓羡慕道:“燕国竟有这么多粮食。”
燕国壮丁与工作人员自豪道:“都是从别国买来的。燕国自家哪里收得了这么多粮食?”
“你们怎么那么有钱?”
“我们工厂多啊!工厂最赚钱不过。我们燕国的孩子都得念书,朝廷出钱。我们有各种公交马车,长途短途都有。我们有养老保险,老了以后朝廷养。……”这些人得空便宣扬燕国的好处。“说一千道一万,终究是我们燕国国策好。”
那关将军派去跟着贾敘治河的亲兵忙活了许久,愣是没查到燕国壮丁是官兵的蛛丝马迹。这日,有个亲兵向贾敘请假回去跟关将军复命。贾敘问道:“你去了可还回来?”
亲兵道:“卑职不知,全看将军的意思。”
贾敘捋着胡须道:“这些日子,我试探苏澄大人的口风,觉得燕国不像是想要赵国的样子。她说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太大了,不知要到哪辈孙子时才能开发完。别国都嫌弃地盘小,唯有他们嫌弃地盘大。”
亲兵思忖道:“这倒也说得过去。只是他们待赵国是不是太大方了些。”
贾敘笑道:“这个我也探听过。他们原本没预备如此大方的。皆因咱们世子托了衍圣公、衍圣公求了林海老尚书。不然,人家帮咱们治河已是出了大力气,哪里还会帮咱们出粮食帐篷安置灾民?也亏的他们富庶,这点子钱不算什么。”
“原来如此。”亲兵点头笑道,“世子走了一趟京城,非但人出息了,赵国竟得了许多好处。委实划算。”
贾敘道:“亏得他是这个点儿去,早些晚些皆遇不上衍圣公。”二人互视而笑。
新一期《燕京周报》问世了。这期报纸头版头条是:南洋马来国特使抵达京城商议联邦。旁边的副标题是:燕国将与马来国成立联邦政府。下有马来国特使与燕王、摄政王贾琮、丞相林黛玉、太师詹鲲、冯紫英罗曼吴天佑等一众大员的合影。
人太多,脸看不清。下头的文章却十分清楚。马来国要与燕国联邦,并作一个国家。两国实行同一套律法,使用同一种货币。两国百姓享受同样的福利,比如养老保险。联邦之后,燕国派往各国的特使同时也代表马来国。既是两国成一国关税自然取消。如此这般还有许多细则。此后,《燕京周报》连出了四个特刊,专门向百姓解释联邦是什么。
记者少不得采访各位大员。中有一条是采访摄政王贾琮的。贾琮笑道:“你们报上掉了那么些书袋子,人家读者看得懂么?此事其实极简单。就是马来国看燕国好,羡慕的紧,甘愿与燕国合成一国。”
记者问道:“可是称臣之意?”
“不是。”贾琮道,“联邦就犹如两个人成了亲、组建一个新的家庭。两国从官员到百姓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上国下国。大家记得,今后马来国与燕国是一家人就是了。”
记者问道:“那咱们燕国是赚了还是亏了?”
贾琮笑道:“既是一家人了,还提什么赚了亏了。谈钱伤感情。”他与记者笑了会子接着说,“虽说马来国穷困些,燕国起先要花些钱财精力去帮他们;彼国旅游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都很丰富,还控制着马六甲海峡。那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条水道,全球贸易兴起后能有大用。长远而言,燕国绝对是赚了。”
正文 第882章
这一日赵王正在府中看折子, 有人进来回道:“王爷,刘全大人派来的信使在府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