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戍愣住了。半日,有气无力道:“那咱们唯有先减税了。”
柳骞苦笑道:“若只减一点子税没用;减多了,养兵的钱可就……”
刘戍托着脑袋道:“你去劝劝,能留则留,留不住便罢了。”
柳骞领命从刘府外书房出来,转过廊角,便听有人喊了一声“柳大人”。只见廊外海棠树后头闪出一人,赶上来逼着手恭恭敬敬请安。定睛一瞧,正是刘戍身边一个姓宋的管事。此人极为忠心且深得刘戍信任。柳骞不敢怠慢,拱手道:“原来是宋管事,好巧。”
宋管事笑道:“并非凑巧。奴才有件事想请教柳大人,已等候多时了。”
柳骞忙问:“何事?”
宋管事乃请他到转到假山后的石头上坐了,道:“这些日子将军愁得觉都睡不着。奴才听说,是燕国取消了咱们的什么税?”
柳骞道:“是取消了给咱们的退税补贴。就是从前燕国商家从鲁国进货,比起从别处进货,可以少交些税。如今这好处给赵国去了。”
宋管事道:“奴才帮着大爷管了这么些年的生意,竟从没听说过此事?燕国何时给了鲁国这项好处的?”
“早有的。”柳骞道,“不止这样,许多样。还给我们发了公函。”
“哦?”宋管事道,“怎么非但奴才没听说过,商行的老爷们都没听说过?直至这回燕国闹取消订单大伙儿才知道。”
“你们不知道?”柳骞皱眉,“论理说应当会知会你们的。”
宋管事道:“奴才等委实不知道啊!故此多个商行措手不及。”
柳骞乃命自己的一个文吏:“去衙门取早年燕国的退税公文来。”
文吏小声道:“大人……那东西太久了,属下已忘了搁在哪儿,怕是不好找。”
柳骞瞥了他一眼:“那么多卷宗,本没指望人脑子记住。不是有目录么?查目录便是。”文吏赶忙答应着走了。
柳骞便坐着与宋管事讲述燕国从前给鲁国的优惠政策。宋管事越听越心惊:“燕国对我们这么好?!凭什么!”
柳骞摇头:“不知。偏这些说不给就不给了。”望天长叹。
不多时,文吏取回来一个厚厚的文件袋子,里头装的正是这些年燕国发给鲁国的优惠政策公函。宋管事一一细看,果然有多种优惠。愣了半日,宋管事也长叹道:“明晃晃是照春秋时管仲禁鲁缟的葫芦画成瓢。咱们输了。”遂朝柳骞深施一礼,摇头而去。
文吏收拾起文件袋,向柳骞道:“大人,这些我怎么都没见过?不该不给我看啊。”
柳骞道:“这些都是最近三四个月新做出来的,你没看过也寻常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