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星》上映以后,我也算是外界很看好的年轻导演了。对一个素人来说,有机会参演我的电影当主角,难道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吗?还需要什么剧本?”陆鸣平时说话是不会这么直白的,更不会像这样带着点自吹自擂的意味,但在何尧城面前,他不再顾忌这些成年人的礼貌,何尧城这个人很简单,和他讲话的时候,可以抛开一些复杂的纠结。
在何尧城离开大连以前,他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说他要回去看一下工作安排,权衡一下,再给陆鸣答复。
陆鸣在大连短住了两个礼拜,他现在来去自由,春晚彩排前的这段时间,他可以随意支配。
陆鸣并不打算以大连为电影拍摄取景地,大连太现代了,这座城市和他想象中带着点衰败感的海边小城差太远了。但他还是很乐意在当地住一段时间,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
海边景区有一家生意很繁忙的猫咖店,陆鸣开始的时候不太喜欢这家店,嘈杂、温暖、狭小的空间里,毛茸茸的陌生小生命会自然地爬到你面前的桌子上,慵懒地缩成一团,并不看你。
陆鸣不喜欢这家店是因为他要趁着早上人不多的时候,乔装打扮,悄悄地潜进去,又趁客流变大之前,及时离开。这里的热闹并不属于他,成为导演也没能让他拿回曾经让渡出去的私人空间。
现在不戴口罩、不戴帽子,直接坐在人来人往的咖啡厅中间的位置上,他依然会被热情的陌生人包围。比他17岁左右的情况当然要好不少,陌生人只是有点好感,更多是出于凑热闹的心理,看两眼觉得不稀奇,也就散了,粉丝要热情得多,那确实可能把这家咖啡店围得水泄不通,出入都有困难。
陆鸣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里,对这座靠海的城市,最深的印象还是当地的海鲜烧烤大排档。
在白天的咖啡店里,没有乔装打扮的陆鸣可能显得比可爱的猫咪稀奇。但在夜晚昏黄的灯光下,坐在海鲜烧烤大排档的摊位前,陆鸣是不及放在炭火上烤的新鲜扇贝有吸引力的。
夜市里的每个人都专注于眼前的美食,吃烧烤的间隙,抬起头,也是为了喝一口汽水或啤酒,接着跟朋友聊刚刚因为吃东西而中断的话题。人们专注地抱怨自己生活里的糟心事,专注地给自己画饼,互相安慰明天一定会更好,并不在意隔壁桌一个人坐着低头玩手机的年轻小伙子是谁。
陆鸣用心地观察周围的人,时不时还偷听到几句别人的聊天内容,这热闹又嘈杂的环境和《海之子》整体冷清又明朗的基调并不吻合,但陆鸣觉得这两者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一定有一个巧妙的办法,能在《海之子》里加点人间烟火气,这样这个故事才算真正落地了。电影不能没有烟火气,全然飘在半空中,至少年轻导演陆鸣是这样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