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时间转瞬即过。
正月十六,闻皇帝病体痊愈,重新升朝。
并没有什么缓冲,上来就是高峰。
酝酿已久,时机成熟,今年的第次朝会,即再次掀起对皇太子萧遇的激烈弹劾。
开始了。
各方面的安排部署,早已经到位,因此相比起攻击东宫,其实萧迟和裴月明更关心的是萧逸。
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少?
由于这人擅长伪装,其实两人会比较高估的,或许,他能有前梁国公府般的实力也不奇。
然而最后的结果,还是出乎了萧迟和裴月明的预料。
……
围堵了东宫这么长的时间,萧遇终于露出个致命破绽,他和皇帝生了嫌隙。
打铁要趁热,正是当着皇帝最在意的时候伺机而上。
不管是萧迟,还是萧逸,不约而同,在开年后发动猛攻。
萧迟这边就不多提了。
他全力以赴。
萧逸亦火力全开。
最后击,他动真格了。
两者相合,席卷如潮,朝片水深火热。
萧遇撑都撑不住,神色大变。
攻势声势比去年那回还要浩大多了,不少上次装聋作哑的官员纷纷登场。
萧逸的手下,不但有许多的低层官吏,竟还有不少高层。
甚至乎,和段至诚平级的,掌实际相权之的,兼知政事范名成。
这次对东宫猛烈弹劾,和上回截然不同的是,皇帝始终不发言,所有折子都留不发。
这种截然态度,很明显表明,皇帝对东宫不满。
这是个非常积极的讯号,弹劾再掀高峰。已经开始有人弹劾,太子妃之父前长信侯杨睢侵吞赈灾款案,实际不过听东宫之令行事。接着又有人说,太子妃久病不起,实际不过太子示意,意欲让杨氏“病逝”,洗刷污点好另聘高门贵女再添助力。
这还真和真相有点不谋而合。
不过也由此可见,朝上对东宫弹劾到了怎么个白热化的程度。
就是在这个关头,这位书省头三号人物之,素来立的兼知政事范名成,首度发言。
他出列,对御座拱手:“前些时日,陛下突发病重,满朝上下俱急忧。然就在这个君父病重垂危的关头,臣却闻听皇太子殿下多次私寻京营大将军仇崇、北衙大将军刘深,及御前禁军郎将霍参等人。”
“据闻,有游说暗示之嫌。”
“陛下为君,太子殿下为臣,臣侍君当忠;陛下为父,太子殿下为子,子侍父当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