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程也没多想什么,愣了几秒,然后就将地址发给了晏寒笙。
同一时刻,晏寒笙也打给了江鹏,让他去调查客车站的事情。
高逸泽上午请了假,说是回高迪开会,估计是要为他加入新的队伍做准备了。
“地址发来了,我们走吧。”
“好。”
两个人立刻下了楼,之前的矛盾好像一下子都化解了一样,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了破案,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到了楼下,韩泠悦看了一下四周,并没有看见晏寒笙的车,便问道:“车呢?停在外面了?”
“我没开车来,之前陆衍叫我出去吃饭,就在警局外面,我就走过去了,然后就来找你了……”
晏寒笙说完,转过身去,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颈。
以此来缓解紧张。
“好吧,还好我跟韩易灏借了车,走吧。”
韩泠悦从包里拿出了韩易灏的车钥匙,然后将车钥匙直接丢给了晏寒笙。
“诶……不是你开吗?”
“我看着很像你的司机吗?这种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应该是你干的才对。”
拉开了副驾驶的门,韩泠悦直接坐了进去,晏寒笙没办法,只好从命了
开车,两个人按照伊程发来的地址,朝着梨园小区前面的朝阳小区过去了。
原来宋雯君就住在发生了两起命案那个小区联排的对面小区。
晏寒笙的车速不慢,很快的,就到了目的地。
然后朝着30号楼过去了。
这个小区一共就只有30栋,是最后一排的了。
他们上了楼,晏寒笙刚想要敲门,韩泠悦却发现门是开着的。
便立刻抓住了晏寒笙的手放了下来。
“门开着。”
她小声的对着晏寒笙说道,但是他这会儿出来没有带枪,也不懂里面的情况,便将韩泠悦护在了身后,然后伸手,小心翼翼的推开了门。
一进去,就发现客厅里没有人,是空的,但是卧室里却传来了声音。
晏寒笙立刻走了过去,韩泠悦紧跟其后。
他们却发现,卧室里有一个男人正在收拾东西。
“你是谁?宋雯君呢?”
晏寒笙下意识的喊了一声。
男人听见声音,也回头了。
诧异的看着面前的两个人:“你们是谁啊?怎么进到我家的?”
“你是房东?”
听他的语气,韩泠悦猜想,这个人可能回事房东,难道宋雯君已经将房子退租了?
“我不是房东,我是租客,不是你们到底是谁啊?”男人佝偻着背,看上去年纪不是很大,但是却很邋遢。
“租客?”
晏寒笙和韩泠悦互相看了一眼,晏寒笙从口袋里拿出了证件:“警察。”
“是谁把房子租给你的?”
晏寒笙又问道。
“警察啊?那你们怎么进来的,奥……我好像没关门,我这个脑子。”
“是一个小姑娘租给我的,还是大学生,说是父母给她的房子,但是她要住校的,就租给我了。”
男人如实的回答着。
“宋雯君把房子租给了他。”
韩泠悦小声的对着晏寒笙说道。
同一时刻,江鹏已经到了客车站。
他立刻过去调查。
最后才发现,十一点十分的那班车乘客名单,并没有宋雯君。
然后他又调查了晚一班车的,也就是一点十分的车,也没有宋雯君的名字。
所以现在他们也不确定,宋雯君到底是离开了s市,还是还躲在这里。
晏寒笙的手机响了,一看是江鹏,他立刻接听了——
“江鹏,你那里怎么样?”
同一时间,韩泠悦对那个邋遢的男人说道:“身份证拿出来。”
“要什么身份证啊,我又不是坏人。”
男人不情愿的说着,但还是拿了出来。
韩泠悦看了一眼,没什么特别的,是这个男人,一看年轻才十九岁,应该是叫他男孩子了,怎么看着那么老气,真是不知道收拾一下自己。
“好好收拾一下自己,搞得像个小老头一样。”
韩泠悦将身份证还给了面前的男孩子。
“知道了警察阿姨……”
“我……我有那么老吗?”
韩泠悦差点没被气背过去。
她走出了卧室,来到了客厅里,她走到了阳台那里,发现前面有一棵大树挡住了很多的阳光。
她站在窗户口那里,向外看了过去,忽然发现,对面就是梨园小区,而且,从这个窗户口似乎可以看到对面人家发生的一切。
“好的,我知道了。”
另外一边,晏寒笙的通话也结束了。
“江鹏说没有查到她的信息,后面的几个班次也查了,依旧没有。”
晏寒笙对着一边的韩泠悦说道,然后发现她在看什么,眼睛只是看向了一边的男孩子,然后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你看什么呢?”
“你看对面的那户人家,是不是案发地,从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的一切,那么对面,是不是也可以看到这里的一切呢?”
“是吗?”听见韩泠悦那么说,晏寒笙也好奇的探头看了过去。
“是可以看到的,这两个小区本来就离的很近啦。”
那个男孩子忽然走了出来,伸手扯了一下自己的头发,似乎是想整理好。
但是因为头发比较的长,有些已经打结了,看着好像乞丐。
“你什么时候搬进来的?”见男孩走了出来,晏寒笙立刻问道。
“两天前吧,房租很便宜,我就住进来了。”
男孩子搔了搔头,浓浓的黑眼圈,让他看上去很疲惫。
韩泠悦转身,对晏寒笙说道:“派人看着这里,另外让风岩调查一下这个房子房主的信息,我们先走。”
韩泠悦拉着晏寒笙离开了。
上了车,韩泠悦立刻表示:“如果宋雯君真的离开了s市,客车站又没有她的信息,很有可能她是坐黑车回去的,当然也有可能没有回进城,另外还需要派人在学校和火车站汽车站蹲守着,万一她根本没有离开呢?只是掩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