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沅却一早就料到了。
前世陈氏并未能请来王老先生这样的名士,而是找了一个学问名声都稍逊一筹的私塾先生。陈栀说出这番话,那私塾先生自然是赞不绝口。可现在站在她面前的人是王荞老先生,生平阅人无数,又有王衍那般出色的嫡孙,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使姜沅在他手下学得多日,也鲜少得他一句称赞。
陈栀有些不甘心,咬了咬唇,又变回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先生为何这般说?”
王老先生道:“你从前的西席多以熟读典籍为重,却实在是不求甚解。况古圣人之言多有奥义,千变万化尽在其中,不是一两句就能将其中真意言明道尽,须得阅历经验辅助,多思多想多温故。是以你底子不差,却是句句说不到最关键的地方。”
这话其实说得并不重,往日里姜沅姜景皆是这般得他教诲,是以觉得稀松平常。但陈栀可是祁州为数不多过了初试的人,况她一介女流,素有才女之名,旁人恭维称赞还来不及,怎会有人像王荞老先生这样指出她的毛病。
到底是她自视过高。
陈栀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
正文 第五十五章打击
姜景见她这样,不免稍稍可怜小姑娘初来乍到就要接受王老先生这样的打击。他同她说道:“先生门生满天下,却俱是能人志士,所以难免要求高一些。便是我和阿沅,也是时常得先生这般教诲。”
陈栀听过这番解释,心里才好过一些。她福了一福,柔柔道谢:“谢表哥体恤。”
姜沅始终没有说话。
陈栀虽然接连受挫,但好在姜景这边还算顺利,短短两日,他已是对她有几分怜惜,亦有几分赏识。
上午的功课习完,三个俱散开。陈栀倒是有意想同姜沅说说话,好亲近些,姜沅借口读书读得有些困倦,先行离去了。
到了院中,姜沅便让琉璃把诗韵叫过来。
诗韵和诗书一起打络子。听说是姑娘叫她,忙放下了玩意儿,跟着去了屋中。
屋里银瑬瑞兽火炉中燃着银炭,很是暖和。姜沅靠在小几旁喝着书烟端来的白果茶。诗韵行了礼:“姑娘。”
姜沅抬眼看了看她。诗韵生着张圆脸,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皙,很是讨喜。现下她梳着双环髻,佩饰清新,穿着鹅黄色衣衫,很是可人。陈氏以前身边的百灵与她们是一批进的府,其中与诗韵的关系是极好的。
姜沅道:“我听闻你和百灵要好得很?”
诗韵答道:“奴婢与她是同乡,一起出来的,自然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