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瑶把话本子放到案几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就见李氏身旁的陈嬷嬷从院门口走了进来。
“三小姐。”陈嬷嬷走上前来规矩地行了一礼,“大少爷从肃州寄了一些东西回来,夫人让你过去看看。”
几个月前,在段云琪和蔡秀颖成亲之后,樊大将军就把段云琪带去了肃州历练,李氏想着段云琪和蔡秀颖刚成亲,正是新婚夫妻,让人家两口子两地分居不太好,李氏就让蔡秀颖跟着段云琪一起去了肃州,一是可以照顾段云琪的生活起居,二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才好培养感情。
蔡秀颖也是嫁到段家才遇到这样的好婆婆,才有这样的机会跟着段云琪去肃州,两个人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蔡秀颖还能自己做主。换个喜欢磋磨新媳妇儿的人家,儿子出门去历练也好办差也罢,新媳妇儿就留在家里伺候公婆,做牛做马,那才叫苦呢。
“大哥来信了?”段瑶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迈步就要往外走,“大哥走了好几个月,这才第一回给家里来信。”
陈嬷嬷笑着道:“肃州毕竟偏远,通讯也不方便,大少爷四月带着大少奶奶出发去肃州,路上也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家里就收到了大少爷从肃州寄回来的土特产,可见是大少爷一到肃州就开始置办了。”
陈嬷嬷是李氏的陪嫁嬷嬷,李氏当年生段云琪的时候,就是她一直照顾着的,段云琪是李氏的第一个孩子,陈嬷嬷对段云琪特别不一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这会儿段瑶不过是随口抱怨一句段云琪不常给家里人写信,陈嬷嬷就忍不住帮段云琪说好话了。
段瑶回头笑道:“陈嬷嬷就是心疼大哥,一心顾着帮大哥说好话,你怎么就知道是大哥置办的,不是大嫂置办的?”
陈嬷嬷顿了一下,接着道:“奴婢只是猜的而已,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都是孝顺的孩子,送回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他们两人一起置办的。”
这就是话里话外都要夸一夸段云琪的,生怕落了对段云琪的赞美。
段瑶知道陈嬷嬷对大哥的疼爱,明白她这是真心和好意,“嬷嬷说得是,这肯定是大哥和大嫂一起置办的东西,两人的感情好着呢。”
陈嬷嬷笑着连连称是。
不一会儿就到了碧笙居,进了屋里,就见不少礼物堆放在桌上,李氏看到段瑶,连忙招她过去。
“快来看信,你大哥说你大嫂有两个月的身孕了。”李氏说话的时候眉开眼笑,欢喜得不得了,这可是她的第一个孙子。
“大嫂怀孕了。”段瑶往前快走两步,从李氏手里接过信看了看,欢喜道:“这么看来大哥和大嫂刚到肃州的时候,大嫂就已经怀上了。”
“是啊是啊。”李氏连连点头,又担心得很,“她跟着你哥去肃州一路上风餐露宿的,这才到肃州就怀了身孕,也不知道现在她身边有人照顾没有,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也不知道尽不尽心?”
李氏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蔡秀颖父母早亡,她从小寄人篱下,大伯一家对她只是面子上的照顾,她的婚事都还是蔡家老太太做的主,最后嫁来段家的时候,嫁妆很少,陪嫁丫鬟下人也不多,那个一直跟在她身边的丫鬟小采也是笨手笨脚的样子,干起事来不够贴心,有时候还要蔡秀颖提点着。
李氏看到情况如此,就从自己身边拨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婆子过去,这样人手才勉强够用。当然她也不好安排太多的人手,免得被人说插手媳妇儿的事情。
段云琪和蔡秀颖去肃州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也没有带太多的人过去。段云琪长时间要在军营里,蔡秀颖又怀着身孕,就怕身边没有个会照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