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卫琳琅当初既然选择了别离,后来就不会在奢望相聚,可是如今母子三人相依相偎,恍若隔梦,卫琳琅见胤禩和乌力吉激动的泪流满面,自己也被泪水模糊了双眼,一时伸出双手给这个擦掉眼泪一时又安慰安慰那个,直到胤禩伸臂拥抱住她,卫琳琅的心才踏实了些:这不是做梦,真的是我的胤禩。
旁边有康熙和弘旺,弘蛟等人亲眼目睹了母子三人相逢的场面,弘旺自小跟胤禩分离,如今对胤禩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乍一看到胤禩,心里只觉得空旷疏远,远不如从小生活在一起的卫琳琅亲近。可是现在见了父亲母子相见的场面,富察氏的面貌也突然在脑中清晰起来,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弘旺自小跟着卫琳琅长大,富察氏有机会也会托人带回来一些亲手做的衣物给弘旺,后来弘蛟回国,带的衣物又多了一倍,要知道富察氏可不是大清的贵妇人,除了管管家,孝敬好父母,养育子女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富察氏自从跟着胤禩离开大清起,可是巾帼不让须眉,一直帮着胤禩料理后方的,即使现在身为国母,胤禩也没有大清的所谓后宫不得干政的政策,只要富察氏能够做决定的,可以代使王权,就是这一次胤禩回国,也是留下富察氏监国,胤禩才可以放心回来。
弘蛟跟弘旺又有不同,他出生在沙俄,幼年才回到大清,才回来的时候也是如同做客异乡的感觉,如今倒也融入的大清的生活,可心底到底是有些隔阂感。好在大清有卫琳琅和弘旺一腔热情的陪着他,日久生情,又是血脉相连,弘蛟也渐渐的融入其中,可是他跟胤禩也分离日久,心底的那一份思念和崇敬也有些疏离,远没有小时候那么亲近。
弘蛟身为次之,比弘旺身上的使命感又淡薄许多,从小跟父母分离,富察氏后来又跟胤禩生了子女,到底没有舍得也送回大清,留在身边亲自教养。弘蛟不上不下,心里隐隐的嫉妒从小跟在卫琳琅身边的弘旺,也害怕父母偏疼跟着他们长大的弟妹们,对人情冷暖也相当敏感,卫琳琅和弘旺虽然对他也拘束着,到底不如胤禩、富察氏的身份,不好过于严厉。
康熙倒是威仪,也不舍得太过教训弘蛟,弘蛟又知道插科打诨,从来都是避重就轻的化解了康熙的怒火,康熙到底是祖父,也有隔辈亲的因子在,对弘蛟雷声大雨点小的教训一顿,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以至于把弘蛟养成了那种,风流倜傥有加,社会责任心不足,危害社会没有,抱负心欠缺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一般。
康熙开始还想要板板弘蛟的性子,后来见弘蛟不改,也放弃了,弘蛟到底是次子,若是野心太强,到底也不是什么好事。
卫琳琅倒是心里庆幸,大清都是长子继承家业,若是弘蛟也跟他的那些伯伯们一样,起了野心,兄弟两个将来要是为了胤禩的王权争夺起来,只怕又会出现兄弟阅墙的事件。因此见弘蛟只是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并不惹事生非,卫琳琅也不大管束弘蛟。弘蛟见自己的目的达到,越发的肆无忌惮,每日里呼朋唤友,论词作诗,遛马游玩,完全一副游手好闲的浮夸子弟形象了。
康熙眼见着胤禩母子三人围抱着哭成了一团,心里就复杂了,刚才胤禩和乌力吉先去拜见的自己,一双儿女见到自己倒都是行的家礼,不远不近,不清不疏,回答问题也是张弛有度,有礼有节,根本就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一样,如今见到这样煽情的一面,康熙才知道,在儿女们的心中,自己恐怕只是一个“君”,并不是“父”,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跟他们和卫琳琅这般亲近。
康熙心底泛酸,一丝难言的酸楚溢上心头,自从坐上那把椅子,人间的亲情离自己就已经远去了。幼年丧母失父,连失两妻,以至于都有流言说康熙克母克父,克妻,天生的孤家寡人命。就算是没有这些流言,身为皇室子孙,康熙也根本就没有体会到人间真正的亲情,孝庄对他虽然爱护有加,可是从小也是帝王式的教育模式,要求康熙绝情绝性的。
康熙到底是凡体肉胎,也希望得到人间的至情至性,当初亲自抚育胤礽,原本也付出过真情,和胤礽享受过那种纯粹的父子真情,可是后来,胤礽的所作所为也令康熙齿冷心寒,再一次体会到了孝庄说的“天家无真情”。康熙是知道卫琳琅宁肯子女分别,也不让他们留在大清的深意的,胤禩也肯听卫琳琅的话,这母子三人,为了各自或者是对方,宁愿放弃唾手可得的东西,奔赴不可知的未来,康熙从卫琳琅母子身上看到了,皇家也有真性情。